英伟达H20重返中国市场,华为AI芯片崛起:中美科技博弈升级

Aiwire

本周,中美人工智能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英伟达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华为在国产AI硬件方面取得进展,而Cadence Design Systems则因违反出口规定面临巨额罚款。这些事件凸显了持续的竞争以及技术进步、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之间错综复杂的平衡。

英伟达恢复H20芯片对华出货

英伟达已获准恢复向中国云服务商出货H20 AI加速器,这是此前出口禁令的逆转。这一决定据称是在与稀土矿物贸易相关的谈判后做出的,尽管一些美国议员警告这可能侵蚀美国的技术领导地位,并对此提出批评。H20芯片虽然性能不如英伟达的旗舰H100或Blackwell芯片,但仍是英伟达合法获准出口到中国最先进的AI加速器,专为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而设计。

获得批准后,英伟达向台积电订购了30万颗H20 AI芯片,加上现有60万至70万颗的库存,这表明中国客户的需求强劲。腾讯、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巨头此前已下达大量H20订单,并正在等待商务部的许可批准,英伟达预计将很快获得批准。然而,美国官员尚未正式确认这些批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未来H20的生产将取决于市场需求,并指出由于出口暂停期间产能被取消,重新启动晶圆制造可能需要长达九个月的时间。特朗普政府将此次恢复出货视为一项战略权衡,以确保美国能够获取中国的稀土出口。

华为通过CloudMatrix 384扩展国产AI能力

上周,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悄然发布了其CloudMatrix 384 AI集群,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推动国产AI解决方案的决心。该系统由384颗华为自主研发的昇腾910C NPU驱动,定位为英伟达基于Blackwell的GB200 NVL72机架的国产替代方案。CloudMatrix 384采用独特的网状UB网格结构,连接的加速器数量远超英伟达的同类系统。

从纸面数据来看,CloudMatrix 384性能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每颗昇腾芯片的单芯片性能仅为B200 GPU的约三分之一,但其FP16吞吐量仍比NVL72高出约40%。华为通过使用更多处理器并增加额外的HBM(高带宽内存)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来弥补单个芯片的性能差距。然而,这种设计导致功耗大幅增加,约为600千瓦,大约是NVL72的四倍,并且每16机架超级节点的单位成本约为820万美元,是英伟达标价的两倍多。

软件仍然是华为面临的一大挑战。尽管其兼容MindSpore/PyTorch的软件栈现在支持ONNX和其他流行的LLM框架,但仍落后于英伟达成熟的CUDA生态系统。华为正积极投资于“更高级别的抽象”,以简化代码迁移,并推广“中国优先”的工作负载,例如针对昇腾硬件优化的DeepSeek-R1 LLM。尽管做出了这些努力,从英伟达GPU迁移现有代码库的成本和复杂性仍然减缓了华为系统的广泛采用。华为的CloudMatrix似乎瞄准了中国大型国有AI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可能优先考虑国内供应链和性能,而非能源效率或全球互操作性。

Cadence面临出口违规罚款

随着中国公司推进其国产AI硬件,美国监管机构正在展示对出口规则更严格的执行。Cadence Design Systems已同意认罪并支付超过1.4亿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罚款,原因是其在2015年至2021年间通过空壳公司向中国国防科技大学(NUDT)销售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和硬件。自2015年2月以来,NUDT因其超级计算机涉嫌支持核爆炸模拟和军事活动而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

认罪协议包括三年的缓刑期、资产没收和严格的合规报告。调查人员透露,Cadence子公司完成了至少56起非法出口,随后将工具转让给另一家与NUDT有关联的芯片制造商飞腾科技。此案凸显了华盛顿的双重策略:允许有限的技术出口(如英伟达的H20),同时对违规行为施加严厉惩罚,以阻止敏感技术的非法转让。美国政府强调保护美国技术专有知识不落入不法之手的重要性,特别是涉及军事应用的技术。

中美AI关系更广泛的影响

这些最新进展凸显了中美AI关系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动态。美国旨在通过出口管制维持其技术领先地位,而中国则积极追求AI硬件和软件领域的自给自足和国内创新。英伟达H20芯片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华为强大的CloudMatrix系统,表明市场份额和技术霸权之争仍在持续。与此同时,对Cadence等公司采取的执法行动表明,美国将继续致力于阻止可能增强中国军事能力的敏感技术的未经授权转让。两国之间的“AI竞赛”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还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影响,影响着军事战略、情报行动和全球力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