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飙升推高科技巨头电费:普通民众电费账单承压?
人工智能(AI)的蓬勃发展正导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大幅飙升,促使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等州实施新政策,旨在确保这些科技巨头为电力基础设施成本贡献更多。尽管这些措施力求减轻居民客户的负担,但普通民众的公用事业账单仍可能面临上涨的担忧挥之不去。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世界(以及日益增长的AI领域)的物理骨干,是贪婪的能源消费者。一个大型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可与数万至超过10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量相当,而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型数据中心预计将消耗20倍于此的电量。2022年,美国约2700个数据中心消耗了美国总电力的4%以上,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以上,达到9%。一些估计表明,到2029年,由于这种不断升级的需求,消费者和小型企业的电费账单可能上涨高达70%。AI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增长速度超过了电网的承受能力,给电力基础设施带来了压力,并导致所有消费者成本增加。
为应对这种不断升级的需求,各州正在采取行动。俄亥俄州公共事业委员会(PUCO)最近批准了美国电力公司(AEP)提出的一项新关税,要求大型新建数据中心每月支付其认购电量的至少85%,即使其实际消耗量较低。这项措施将于2025年生效,旨在确保数据中心更直接地分担建设和维护满足其巨大电力需求所需电网基础设施的成本,从而保护其他付费用户免受不成比例的费用负担。该裁决还解除了自2023年3月以来对俄亥俄州中部新建数据中心建设的暂停令。
同样,印第安纳州也在努力解决如何满足大型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同时保护其居民的问题。仅在印第安纳州西北部正在建设的一个价值110亿美元的亚马逊网络服务数据中心园区,其用电量就可能相当于150万户家庭,或高达该州一半家庭的用电量。印第安纳州监管机构已批准一项和解协议,规定了将包括数据中心在内的大型负荷连接到电网的条款。该协议涉及印第安纳-密歇根电力公司(AEP旗下公用事业公司)、消费者权益倡导者以及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公司,旨在确保新建发电和电网升级的成本不会不公平地转嫁给普通客户。根据这项协议,印第安纳-密歇根电力公司辖区内的数据中心在运营初期必须提供抵押品,签订至少12年的合同,并同意支付其预期月需求量的至少80%。尽管有这些协议,印第安纳州的一些倡导者仍呼吁暂停新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直到完成对其潜在电力成本影响和新建电厂需求的进一步研究。
挑战不仅在于增加供应,还在于AI能源消耗的性质。AI数据中心通常需要高密度基础设施,最新AI芯片的机架消耗的电力至少是普通网络服务器的10倍,并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先进的冷却解决方案,包括液体冷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主要科技公司承诺到2030年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他强调一个典型的AI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相当于10万个家庭的用电量。
尽管许多大型AI数据中心已经在探索或利用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等100%可再生能源,甚至地热和氢燃料电池等新兴技术,但AI驱动的需求规模之大正压倒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老旧电网的当前能力。数据中心内部的能源效率措施,如优化冷却系统、使用更高效的硬件和虚拟化,对于缓解这种需求至关重要。此外,将工作负载转移到不同时间等策略有助于避免给电网带来压力,并可能节省成本,尽管排放影响取决于区域能源结构。
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等州正在进行的辩论凸显了一个全国性的关键挑战:平衡蓬勃发展的科技行业的经济效益与为所有消费者维持可负担和可靠电力的需求。随着AI的持续快速扩张,创新的政策、大量的础设施投资以及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整合方面的协同努力,对于管理不断升级的电力需求并防止“科技巨头电费账单”不成比例地落在普通居民身上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