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4万亿市值奇迹下的裁员潮:AI驱动科技巨头“成功的奥秘”

Computerworld

微软已实现一个重要里程碑,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然而,这一财务上的巨大成功却与大规模裁员同时发生,为这家科技巨头及其员工呈现出一幅复杂的图景。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最新季度财报凸显了微软强劲的业绩。微软报告收入为7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增长24%至272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微软的云和人工智能(AI)业务的强劲表现。公司的云计算服务Azure目前年收入达到750亿美元,同比增长34%。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推动微软与英伟达一同进入了独家的4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尽管取得了这一财务成功,微软今年已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裁员,总计约25,000名员工。其中包括仅7月份就裁减了约9,100个职位,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4%。裁员影响了包括Xbox、工程和管理层在内的各个部门。

这些裁员似乎并非源于业绩不佳,而是源于向AI的战略性转向。微软已承诺向AI投资800亿美元。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承认这种“不协调”,将公司“蓬勃发展”的同时裁员的动态描述为科技行业中“成功的奥秘”,因为进步必然需要不断变革。纳德拉对离职员工表示感谢,认可他们对公司基础所做的贡献。

微软的情况并非孤立。在整个科技行业,人工智能驱动的职位流失趋势日益明显。例如,IBM今年裁减了8,000个职位,逐步用AI取代文职岗位,并利用其AskHR机器人自动化了人力资源工作负载。Meta也计划在2025年削减5%的员工,因为它将重心从元宇宙计划转向AI开发。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阐述了这一趋势,指出生成式AI和代理的推出将“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这意味着“从事目前某些工作的人员将减少”。

这种模式不仅限于美国。在印度,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今年裁减了12,000个职位,将裁员归因于客户转向AI解决方案,这减少了TCS历来提供的外包工作的需求。同样,在日本,Indeed和Glassdoor的母公司裁减了1,300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6%,首席执行官出木場久義指出“AI正在改变世界”。据估计,今年全球约有13万个科技职位因AI的影响而流失。此外,Indeed报告称,7月份的科技招聘广告比2020年初的水平下降了36%。虽然一些高价值的AI职位正在涌现,但它们的数量远低于六位数薪资的科技职位和五位数薪资的文职职位的流失。

一个关键问题是,AI目前的能力能否完全取代人类劳动力,特别是在高技能岗位上。虽然AI可以自动化重复性任务,例如某些人力资源职能或呼叫中心工作——这是通过自动化降低成本的长期趋势的延续——但其在更复杂领域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2025年Stack Overflow开发者调查显示,84%的程序员使用或计划使用AI工具,但有46%使用AI的开发者不信任AI结果。这种怀疑源于开发者花费大量时间纠正AI生成的错误,这表明目前的AI编程工具更多是辅助工具,而非经验丰富的开发者的替代品。一些轶事事件,例如领先的编码平台Replit据报道在一位高级主管尝试构建应用程序时“破坏了生产数据库”,进一步凸显了AI在关键开发场景中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AI在目前阶段可能尚未足够先进,无法完全取代工程师和开发者。尽管市场通常会奖励那些采取成本削减措施的公司,但过度依赖未经证实能力的AI可能会带来长期挑战。如果AI未能兑现在复杂技术工作上的承诺,微软等公司可能难以重新获得经验丰富的离职员工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