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源争夺战:挖角顶尖人才胜过公司并购
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正经历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各大科技公司采取激进的招聘策略,常开出前所未有的薪酬待遇,以吸纳顶尖的AI研究员和工程师。这场激烈的竞争正导致人才从小型初创企业乃至其他老牌科技巨头大量“流失”,对创新、市场集中度及监管审查产生重大影响。
战略转变:挖角优于收购
主导AI竞赛的一项关键战略考量是:获取关键人才往往比收购整个公司更快、更便宜、法律上更简单。在当前监管审查日益严格的时代,这种方法尤其有效。收购一家有前景的AI初创公司,尤其是那些由知名人物创立的公司,将立即引发全球监管机构(包括FTC、DOJ和欧盟委员会)的即时且严格的反垄断审查。此类交易可能面临数月甚至数年的延迟、附加条件或直接被驳回。因此,“人才收购”(acqui-hiring)——即主要为了获取人才而收购一家公司的做法——已成为一种普遍策略,使科技公司能够获得关键人员和知识产权,而无需全面收购公司。
前所未有的薪酬与“名单”
提供给AI研究员的个人薪酬令人震惊,据报道,顶尖人才每年可获得数亿美元的报价。例如,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据称曾向24岁的初创公司创始人马特·戴特克提供约1.25亿美元的股票和现金(四年内),以邀请他加入Meta;戴特克最初拒绝了,但后来又被再次接触。这种薪酬水平堪比NBA和NFL球星,但与体育团队不同,科技公司不受薪资帽的限制。竞争如此激烈,是因为AI进步给这些公司带来的潜在收益是巨大的,而高技能AI人才的储备却很有限。Meta等公司正积极从“名单”中寻找候选人,这份名单包括具备相关领域博士学位、顶尖实验室经验以及对该领域突破性贡献等资质的AI人才。
虽然美国AI研究员的平均年薪约为113,102美元至130,117美元,但顶尖人才的收入要高得多。高级AI研究科学家和解决方案架构师的收入预计将超过225,000美元,六位数薪水已成为AI工程师、深度学习专家和AI研究科学家的常态。美国入门级AI研究员的薪水可在143,900美元至200,000美元之间,其中前10%的顶尖人才可能高达440,000美元。在OpenAI和谷歌等领先的AI组织,研究科学家的总薪酬起薪约为200,000美元,高级职位年薪可超过893,000美元,通常还包括大量股权。
主要参与者与人才流失
Meta、OpenAI、谷歌、微软、苹果和亚马逊等主要AI参与者正积极从彼此以及新兴AI初创公司吸引人才。例如,微软已成功从谷歌的DeepMind招募了20多名AI专家,以支持其Copilot战略,其中包括谷歌Gemini聊天机器人的前工程主管阿马尔·苏布拉马尼亚。Meta也表现激进,成立了Meta超智能实验室(MSL),据报道提供了非凡的薪酬待遇以吸纳顶尖AI人才,仅今年就从谷歌DeepMind、苹果、OpenAI和Anthropic挖走了40多名AI人才。这种激进的招聘引发了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的批评,他将此类策略称为“雇佣兵”行为。
这种激烈的竞争正在加剧“人才流失”,尤其是在AI生态系统发展较不完善的国家。例如,韩国正面临严重的AI人才外流,原因在于国内AI产业生态系统不足,以及国外提供更好的薪酬和研究环境,据报道,高水平AI相关工作的薪资差距可能超过10倍。美国本身也正经历一场转变,达到了“收支平衡点”,即进入该国的顶尖AI人才数量现在与离开的数量相当,这一趋势预计将加速,并带来长期的负面经济后果。这种下降归因于联邦科学资助削减、大公司招聘减少以及转向本土主权AI等因素。
监管审查与未来展望
激进的人才获取策略及其造成的市场集中度正引起全球反垄断监管机构日益增长的关注。当局正审查那些不那么明显的交易结构,如人才收购、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治理或排他性的战略合作。监管机构担忧市场力量的积累以及少数垂直整合参与者因数据、计算资源和工程人才集中而可能导致竞争对手被排挤。将于2025年8月生效的《欧盟AI法案》对AI系统的透明度和问责制设定了严格规定,国家安全也是AI并购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尽管面临监管挑战,AI并购市场仍在蓬勃发展,公司寻求整合AI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对AI人才的需求预计将继续激增,公司将越来越多地在其人才招聘流程中采用AI,以自动化任务、增强候选人匹配并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虽然“数十亿美元的脑力流失”凸显了AI人才战争的激烈程度,但也强调了人力资本在塑造人工智能未来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