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告别Web 2.0,AI引爆“硬科技”新纪元

Nytimes

硅谷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告别了其“Web 2.0”的鼎盛时期,迈入许多人现在称之为“硬科技”的时代,这主要由人工智能的出现所驱动。这一转变标志着与过去定义该地区的那种悠闲文化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的重大背离。

十年前,这个科技之都以轻松的工作环境为特色,工程师们“躺平享受股票期权”——在享受奢华福利的同时获得大量股票赠予。Facebook、苹果、Netflix和谷歌等公司营造了一种提供免费美食、现场干洗和在懒人沙发上举行随意会议的企业文化。他们的重心主要放在构建消费互联网上:移动应用程序、流媒体服务和社交媒体平台。这个常被称为Web 2.0的时代,旨在创建连接人们、简化日常生活的用户友好型软件。

如今,那样的硅谷很大程度上已成为遗迹。氛围变得更加严肃,福利减少,技术重心更加集中。对神经网络、大语言模型和图形处理单元(GPU)等概念的专业知识已变得至关重要。讨论已从HTML5应用开发转向了对 coveted H100显卡的采购,这是运行高级AI程序必不可少的硬件。与AI即时生成复杂图像的能力相比,Instagram滤镜等面向消费者的创新现在显得十分初级。

从地理上看,创新中心已从山景城和帕洛阿尔托等传统硅谷城镇向北迁移约40英里,抵达旧金山,那里是OpenAI和Anthropic等领先AI初创公司的诞生地。大型科技公司曾是大量招聘的雇主,如今已缩减了招聘规模,现有员工受到更严格的生产力审查,而非被娇惯。

除了技术和地理,硅谷的政治格局也在演变。该地区传统上以自由主义倾向著称,现在却出现了一股日益壮大的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群体,推动着向右翼的转变。这催生了“自由意志自由主义者”——一个用来描述科技行业在倡导社会自由主义的同时,主张对企业进行最低限度政府监管的倾向的术语。与此同时,那些在科技圈曾被认为政治上不受欢迎的行业,如国防和武器开发,已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类别。

哲学思潮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说Web 2.0时代创始人通过创建庞大的社交网络来“扮演上帝”,那么当前时代的定义则是雄心勃勃地构建“超智能”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有朝一日可能超越人类能力。正如Better Tomorrow Ventures的普通合伙人Sheel Mohnot所观察到的:“科技的低垂果实时代,即早期的面向消费者的软件业务更容易构建且能印钞的时代,感觉已经结束了。”

作为硅谷十多年的记录者,我亲身见证了这些转变。从Sun Microsystems等老牌巨头到Facebook和谷歌的崛起,标志着最初的转变。Facebook在2011年收购Sun Microsystems的园区,以及谷歌开创性的福利如“20%时间”,都象征着Web 2.0的 ethos。2010年代末期易于获取的资本助推了众多消费科技初创公司,其中一些目标宏大但最终不可持续,例如Zume在自动化披萨制作上投入的五亿美元。

COVID-19疫情是进一步变革的催化剂。虽然最初的封锁导致互联网使用量激增和科技巨头积极招聘,但疫情后的局面带来了清算。Meta和Twitter等公司在2022年实施了大规模裁员,裁掉了与“软技能”相关的职位,包括市场营销、内容审核和多元化倡议。

同年,OpenAI的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热潮。公司迅速转型,优先考虑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方面的人才,而非之前的职位。风险投资家们未被之前在加密货币和元宇宙投资中的挫折所吓倒,将资金大量投入到AI和机器学习初创公司。这种重新聚焦将人才带回了湾区,扭转了疫情期间向迈阿密和奥斯汀等城市的人才外流。

AI的涌入已从物理上重塑了旧金山的部分地区。传教区和波特雷罗山之间的区域,现在被称为“竞技场区”(The Arena),是AI初创公司的中心。海耶斯谷等中产阶级化的社区已成为“智力谷”(Cerebral Valley),AI工程师们在那里通过聚餐进行社交。甚至曾经沉寂的金融区也正在复苏,OpenAI和Scale AI等公司租赁了大量办公空间。

这股新的科技精英浪潮,通常更倾向右翼且是数字原生代,也对职场政治和全球主义持怀疑态度,一些人认为在全球分享技术可能导致将领导权拱手让给中国等竞争对手。这种情绪体现在新的初创公司中,它们不再专注于轻触支付应用,而是更多地关注AI制导的无人机。

尽管气氛严肃,但一种谨慎的乐观和复兴感弥漫。正如一位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所说,科技界“回来了”,他回忆起2022年Stability AI在旧金山探索馆获得1.01亿美元融资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时刻与ChatGPT的发布相吻合,象征着这座城市“AI分水岭时刻”,标志着硅谷持续演变中创新和活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