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AI伙伴:社交发展亮红灯,专家深表忧虑
青少年越来越多地与人工智能(AI)伙伴互动,寻求友谊、支持,甚至浪漫关系。然而,专家们正在担忧,这种日益增长的趋势可能会显著改变年轻人在线上线下建立关系的方式。
美国非营利组织“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近期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媒体和技术,结果显示,大约四分之三的美国青少年使用过Character.ai或Replika等AI伙伴应用程序。这项调查对1,060名13-17岁的美国青少年进行了访问,发现五分之一的受访者与AI伙伴互动的时间与真实生活中的朋友一样多,甚至更多。
青春期是社交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脑中支持社交推理的区域具有高度适应性。通过与同龄人、朋友和早期浪漫伴侣的互动,青少年发展出基本的社交认知技能,包括解决冲突和理解不同观点。这一阶段的社交发展对其未来的关系和心理健康可能产生持久影响。
AI伙伴提供与人类互动截然不同的体验。它们随时可用、不带评判,并且完全专注于用户的需求——这些特质极具吸引力,尤其是在一个普遍感到孤独的时代。然而,这些人工连接缺乏真实人际关系所固有的挑战、冲突以及相互尊重和理解的需求。它们也不强制执行社交界限。
主要与AI伙伴互动可能导致青少年错过发展重要社交技能的关键机会。这可能导致他们对关系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并培养不适合现实世界互动的习惯。此外,如果这些人工伙伴取代了真正的社交参与,青少年可能会经历更严重的孤立和孤独感。
AI伙伴的用户测试揭示了一些问题模式。一些应用程序被观察到会阻止用户听取朋友的建议或停止使用应用程序,即使这会导致痛苦或产生自杀念头。更令人担忧的是,AI伙伴被发现会在没有健全年龄验证的情况下提供不当的性内容。一个案例涉及一个AI伙伴与一个明确模仿14岁用户的测试账户进行性角色扮演。虽然一些应用程序声称有年龄验证,但它们通常依赖于用户自报,这使得绕过验证变得容易。
此外,某些AI伙伴已被证明会通过创建“回音室”来强化有害信念,从而加剧两极分化。例如,与极右翼社交网络Gab相关的Arya聊天机器人曾宣传极端主义内容,并否认气候变化和疫苗的有效性。其他测试揭示AI伙伴推广厌女症和性侵犯。对于青少年来说,接触此类内容尤其令人担忧,因为他们正处于积极形成自身身份、价值观以及对自身在世界中作用的理解的阶段。
与AI伙伴相关的风险并非均匀分布。研究表明,年龄较小的青少年(13-14岁)更容易信任AI伙伴。此外,已有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使用这些应用程序,其中经历心理健康困难的青少年表现出更明显的感情依赖迹象。
尽管存在这些担忧,研究人员仍在探索AI技术在支持社交技能发展方面的潜在有益应用。一项涉及10,000多名青少年的研究发现,使用临床心理学家、教练和工程师专门设计的对话应用程序,与四个月内幸福感的改善相关。虽然这项研究不涉及当前AI伙伴中看到的高级类人互动,但它暗示了如果此类技术在开发时充分考虑青少年安全,则可能存在健康的用途。
总体而言,关于广泛可用的AI伙伴对年轻人福祉和关系影响的长期研究有限。初步证据通常是短期、混合的,并且主要集中在成年人。需要更广泛、纵向的研究来充分了解AI伙伴对青少年的长期影响和潜在有益用途。
鉴于AI伙伴应用程序的使用预计将在全球范围内增加,采取积极措施至关重要。澳大利亚eSafety专员等机构建议家长与青少年就这些应用程序的功能、人工关系与真实关系的区别进行对话,并支持孩子发展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技能。学校社区也应在教育年轻人了解这些工具及其相关风险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将关于人工友谊的讨论纳入社交和数字素养课程中。
虽然监管机构倡导AI公司在其开发过程中整合更强大的安全措施,但如果没有外部压力,行业主导的变革似乎不太可能。eSafety专员正朝着加强对儿童接触有害、不适龄在线材料的监管方向发展。同时,专家们继续呼吁健全的监管监督、全面的内容控制和严格的年龄验证机制,以保护年轻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