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奥特曼的AI乐观论:Z世代就业前景真“幸运”吗?

Gizmodo

《纽约时报》最近一份报告指出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计算机科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即使是专业以外的职位也如此,许多人将此归因于人工智能日益侵蚀入门级编程岗位。尽管存在这些焦虑,全球领先的AI公司之一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却出人意料地表达了乐观展望,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将当前处境视为一种独特优势。

在Cleo Abram的播客节目《Huge If True》中,奥特曼明确将当前这代大学毕业生描述为“史上最幸运的孩子”。他认为这些年轻人天生具备适应AI塑造的经济格局演变的能力。奥特曼将此与过去的科技变革相提并论,声称“年轻人最擅长适应这种变化”。他表示,他主要关心的不是开启职业生涯的22岁年轻人,而是那些可能不太愿意或没有能力通过再培训和技能提升来应对新需求的62岁人群。奥特曼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愿景,预测随着技术发展将出现“全新、令人兴奋、薪酬优厚、超级有趣”的工作,并宣称“现在是创造全新事物的最棒时代”。他还语出惊人地断言:“今天出生的孩子永远不会比AI更聪明。”

然而,奥特曼关于AI能力及其对人类智能影响的言论引发了审视,尤其是在OpenAI的GPT-5模型近期出现显著性能问题,以致用户不得不回退到先前的GPT-4版本等事件发生后。AI本质上是一个语言预测算法,却拥有类似于人类认知的“智能”这一观念受到了广泛挑战。AI缺乏意识,其核心是一个复杂的软件程序,旨在根据海量数据集生成语言。《大西洋月刊》的泰勒·奥斯汀·哈珀恰如其分地解释道,将AI描述为“骗局”并不贬低其卓越的实用性或变革潜力。相反,这是在批判将AI营销为一种新型的会思考、有情感的机器。哈珀澄清说,大型语言模型在人类有意义的层面上并不真正“理解”任何事物;它们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概率小工具”,通过统计学预测下一个最可能的词来生成文本。

这种对AI的细致理解与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即时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尽管AI的“智能”仍是争论焦点,但其在自动化科技公司某些入门级任务方面的效率是不可否认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报告数据突显了这种影响,揭示在22至27岁的大学毕业生中,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失业率为6.1%,而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失业率为7.5%。这些数字与近期生物学和艺术史毕业生3%的失业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科技行业内可能与奥特曼整体乐观主义不符的独特挑战。因此,当前局势呈现出AI的变革潜力与其已在就业市场引发的实际经济转变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