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购物者将颠覆在线零售:迎接未来挑战

Computerworld

自动化机器人购物者的出现,即将从根本上重塑在线零售格局,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尽管它们即将到来,在线零售商似乎对这些自主代理将给购买过程的方方面面(从商品展示、促销到定价和销售)带来的深刻转变,仍未做好充分准备。

机器人购物者的整合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新挑战。以退货的物流噩梦为例:当前的零售政策通常限制单个购物者的退货数量,以打击“试穿即退”(wardrobing)等欺诈行为。如果一个机器人代表数千个独立客户发起数千次购买,这些退货限制将如何适用?同样,旨在激励人类重复购买的忠诚度计划的概念也变得模糊不清。累积的忠诚度积分是归属于机器人所有者(如OpenAI、微软、AWS、谷歌或Anthropic等主要AI开发商),还是按比例分配给机器人为其购物的人类客户?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软件代理服务于人类客户的固有双重性立即带来了复杂性。

此外,购物体验本身也将出现分化。人类购物者仍然重视高分辨率的产品图片和能够激发生活方式向往的煽情营销文案。然而,机器人对此类审美吸引力却无动于衷。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零售商将如何优化其在线形象?机器人是否应该在搜索过程中忽略这些以人为中心的元素,仅在购买后将更丰富的信息传达给其人类对应方?这些自主购物者将如何运作?它们是会独立完成购买并仅通知客户“您的鞋子和冰箱已订购,周二送达”,还是会提供一份精选的推荐清单供人类批准?

一个关键的电子商务问题浮出水面:零售商是会简单地调整现有网站,寄希望于最好结果,还是会被迫构建全新的、为AI代理优化的精简界面?这可能导致完全自主的机器对机器交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绕开人类互动。这些担忧的核心是信任的关键问题:消费者会真正相信他们的机器人是完全为了他们的最佳利益行事,还是会对机器人所有者偏爱的供应商产生潜在偏见的怀疑?支付卡欺诈也提出了一个重大障碍。如果攻击者诱骗机器人进行欺诈性购买,商家和银行是否会定期提供赔偿,或许会效仿电子商务早期为建立消费者信心而推出的“零责任”计划?

行业专家强调了即将到来的变革规模。塔塔咨询服务公司管理合伙人弗兰克·戴安娜(Frank Diana)认为,机器人购物者的兴起对传统上通过人类视角看待的零售基本流程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零售商需要优化产品数据,不仅是为了人类消费,更是为了高效的机器解析,这要求清晰、结构化和可通过API访问的信息。这将不可避免地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固定定价、忠诚度模型和折扣结构。Info-Tech研究集团的首席研究总监朱莉·盖勒(Julie Geller)对此表示赞同,她强调了从说服人类购物者到实现机器效率的根本性转变。她断言,那些为这一新范式设计系统,确保产品数据、定价和可用性能够被机器理解和行动的零售商,最终将取得成功。

资深零售分析师莱斯利·汉德(Leslie Hand)估计,到2028年,机器人购物者将开始显著影响市场,可能占所有零售收入的1%。她建议零售IT高管开发“代理能力和集成”,这意味着将一定程度的控制权让渡给这些自动化代理。零售商将需要授权机器人提供情境化优惠,这些优惠在遵循既定参数的同时,可能偏离传统品牌规定的促销活动,并允许它们访问客户、产品、库存和履约的全面数据。

尽管挑战艰巨,但这种必要的准备可能会带来积极的副作用。随着零售商为机器人浪潮做准备,他们很可能被迫大幅提升所有产品的SKU级别详细信息。这种由自动化代理需求驱动的细致数据丰富,将无意中通过提供更丰富、更易于访问的产品洞察,使人类购物者受益,从而使他们的购物体验更加高效和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