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照片与现实界限:萨姆·奥特曼的观点争议

Theverge

萨姆·奥特曼,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人物,最近阐述了对数字内容未来的一种愿景,这种愿景既引人入胜,又在某些人看来存在根本性缺陷。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奥特曼谈到了区分真实内容与AI生成内容日益严峻的挑战,他特别提到了一个病毒式传播的视频,其中兔子们看似在蹦床上嬉戏——一个迷人而健康的场景,但实际上完全由AI虚构。他认为,随着AI技术的发展并渗透到我们的数字生活中,我们对“真实”的定义注定会发生变化。

奥特曼将复杂的AI生成与现代智能手机相机中普遍存在的处理过程进行了类比。他认为,即使是用iPhone拍摄的照片也“大部分是真实的,但又有点不真实”,理由是光线照射到相机传感器与最终图像之间进行了大量的计算调整。他解释说,这个过程涉及无数的算法决策,例如对比度、锐度、色彩,通常还会结合来自多个帧的数据来优化场景,识别地面和天空等元素,甚至巧妙地美化人脸。奥特曼认为,既然我们欣然接受这种程度的操纵为“真实”,那么随着AI内容变得越来越普遍,我们对现实构成要素的阈值也将继续演变。

然而,这种比较虽然表面上吸引人,却忽视了一个关键区别。一张源于真实光子撞击传感器(即使经过大量处理)的图像,与一张完全由生成式AI从零开始捏造的图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尽管两者都存在于数字操纵的某个谱系上,但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巨大的。此外,许多消费者对手机相机执行的处理程度仍然知之甚少,而且关键的是,这种处理通常不涉及编造细节或添加原始场景中从未出现过的元素。尽管存在“恶魔脸”故障或使用外部生成式AI编辑工具等异常情况,但根据多年的广泛测试,手机相机的核心功能并非是自主地将不存在的物体注入照片中。

尽管奥特曼的类比存在问题,但他关于我们对现实感知不断演变这一更广泛的观点具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对“真实”的理解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Photoshop的出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我们感知图像的方式。我们通常在传统意义上接受高度布景和编辑的杂志封面照片为“真实”,即使我们承认其中涉及大量的操纵。在AI时代,这种对改变后现实的适应已经加速,影响着我们如何解读社交媒体、广告和产品列表中的图像,而且这种趋势很可能会继续下去。

然而,奥特曼的断言暗示,随着我们对“真实”定义的拓宽,我们将平等地欣赏所有内容,就像我们欣赏科幻电影一样,尽管知道它们是虚构的。这正是他的论点站不住脚的地方。从内容中获得的乐趣往往取决于其感知的真实性。例如,当蹦床上兔子的病毒视频被揭示是AI生成时,它的大部分魅力和幽默感便丧失了。如果兔子的行为仅仅是算法构造,那么“看这些真兔子做的有趣事情”这一前提就完全被颠覆了。如果社交媒体平台充斥着类似可爱但完全虚构的视频,用户很可能不会仅仅停止关心真实性并继续享受它们。相反,更可能的结果是此类平台的参与度下降,因为真实、共享体验的根本吸引力受到了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