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TACon第二天:AI对法律知识管理与计费工时的早期影响
ILTACon的第二天,人工智能与法律行业之间变革而复杂的关系成为焦点,深入探讨了AI对知识管理、备受尊崇的可计费工时以及人力资本战略部署的影响。
一场关于知识管理(KM)的重要圆桌会议揭示了对AI工具普遍存在的怀疑情绪,反映出该行业仍处于早期采纳阶段。许多律所对投入巨资购买长期可行性不确定的解决方案持犹豫态度,导致一些人称之为“试点项目疲劳”,因为知识管理团队在履行日常职责的同时,还要评估大量工具。尽管如此,已经开始整合AI的律所报告称其带来了切实的价值。这不仅仅是节省时间,更关键的是将其重新分配到更高价值的活动中。例如,律师正在利用AI生成初步草稿或披露附表,从而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战略分析,而不是费力的编辑或从空白页开始。“律师更喜欢用红笔修改,而不是从空白页开始”这句格言引起了深刻共鸣,突显了AI在提供修改起点方面的实用性。
一个突出的重大挑战是内部知识的混乱。许多律师事务所并未始终如一地将所有文件存储在其文档管理系统(DMS)中,导致信息分散在OneDrive、SharePoint和个人文件夹等各种平台中。这种碎片化阻碍了高效搜索,引发了安全担忧,并使版本控制复杂化,甚至常常让最初的律师也无法确定最终文件。Copilot等AI工具的出现,能够发掘以前模糊不清的文件,使这些访问控制问题暴露无遗,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安全漏洞。要实现AI的规模化应用,系统间的无缝集成至关重要;事实证明,碎片化的用户体验,而非不完美的AI输出,是最大的采纳障碍。这种不断变化的格局也正在重塑知识管理的角色,使其从单纯的知识库维护转向协调AI工作流程、确保数据质量,甚至协助客户进行其自身的AI实施,这可能需要增加知识管理人员。最终,共识很明确:AI的成功采纳取决于健全的流程和健康的组织文化;没有这些,即使最先进的工具也会变成昂贵的干扰。
激烈的“可计费AI工时(Bill(AI)ble Hours)”辩论探讨了AI是否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法律服务模式。关于替代性收费安排(AFAs)的讨论中,尽管存在定价准确性和重新划定范围的困难,但更多听众支持其带来的好处——例如为客户提供可预测性、关注价值以及解放律师进行战略性工作。当被问及客户真正希望律所使用AI实现什么时,共识倾向于提升质量和更有效地利用支出,而不仅仅是降低成本,尽管成本效率仍然是法务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
关于AFAs对初级律师的影响,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支持者认为,AFAs减少了冲销的担忧,鼓励合伙人让初级律师参与并进行培训,将其视为一项有价值的长期投资。听众普遍认同AFAs对初级律师有利。辩论还触及了传统律所收入结构是否阻碍创新。大多数人认为,与客户关系挂钩的合伙人薪酬确实会阻碍新方法,这表明AI可以成为展示更大价值和吸引新客户的工具。此外,受AI影响,辅助专业人员的作用预计将显著增长,尽管不一定会创造全新的收入来源。然而,尽管变化迅速,专家组和听众普遍认为,在未来五年内,可计费工时不太可能被淘汰,因为客户需求将持续演变。
最后,一场关于“将时间映射到成果”的大师班强调了AI采纳中的一个关键疏忽:律所通常衡量采纳率,而非真正的价值衡量标准——所花费的时间。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引用了一家律所使用Copilot的经验,该工具将一项任务每月100小时的工作量减少到仅20小时,这种节省只有通过勤奋的事前事后测量才能显现出来。核心启示是,律所若不通过适当的数据收集将时间投入映射到成果,就会在“人力资本供应链”上盲目运作。虽然AI擅长自动化研究和生成建议,但战略思维和说服力仍然是人类独有的领域。法律行业正在向常规任务的“以代理为先”模式迈进,强调更好的衡量可以直接提高实现率。核心原则很简单:你无法优化你没有衡量的东西,而仅凭采纳指标无法揭示实际的时间节省或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