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CEO:多数用户误用ChatGPT高级功能
OpenAI最近推出的GPT-5被公司誉为“改变世界的进步”,但却遭遇了公众出人意料的平淡反应。数周的密集宣传和精心策划的直播发布会之后,迎来的并非广泛赞誉,而是社交媒体用户的困惑甚至愤怒,其中许多人哀叹他们所依赖的关键功能被移除。OpenAI的宏伟期望与用户体验之间的脱节迅速显现,事后,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无意中揭示了核心问题:相当一部分AI用户并未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潜力。
奥特曼在X上发帖回应了付费Plus订阅用户(每月支付20美元以获取更高级模型访问权限)对聊天机器人速率限制大幅降低的担忧。他的解释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统计数据:在GPT-5发布之前,只有1%的免费用户和区区7%的付费用户曾查询过像o3这样的“推理模型”。这些推理模型旨在在生成答案之前“思考”问题。然而,至关重要的是要记住,AI模型不具备类人认知能力;它们的“思考”指的是一种结构化的计算过程,通过规划、检查和迭代来完善结果。
绝大多数用户,无论是免费还是付费,似乎都优先考虑速度和即时响应,而非推理模型所能提供的深度和准确性。这种倾向类似于购买一辆高性能汽车却只用一档或二档驾驶,然后疑惑为何它感觉迟钝;或者参加问答节目,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第一个想到的答案。这种对即时性的偏好解释了为何许多用户对GPT-4o(一个旧模型,在用户强烈呼吁后已为付费ChatGPT用户恢复)最初的缺失表示失望。然而,在从聊天机器人那里寻求答案时,质量无疑应该优先。一个稍慢但更准确的响应通常比一个快速但不正确的响应有价值得多。
推理模型本质上需要更多的计算工作,将资源用于规划、验证和完善其输出。这种深思熟虑的方法显著提高了结果质量,尤其是在逻辑精度至关重要的任务中。然而,这种增加的处理时间也意味着提供商更高的运营成本。因此,AI公司通常默认提供速度更快、但“思考”较少的模型版本,要求用户通过下拉菜单等方式明确选择功能更强的替代方案。此外,OpenAI在模型命名方面一贯的晦涩难懂并未起到帮助作用,使得用户难以辨别他们访问的是GPT-5的高级“思考”版本还是功能较弱的变体。据报道,在收到用户反馈后,该公司正在努力简化这种区分。
对许多人来说,为了获得更优质的AI响应而多等待一分钟只是一个小小的不便,他们可以通过设置模型工作并处理其他任务来轻松应对。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种短暂的延迟显然太长了。即使在GPT-5发布之后,尽管“更全面答案”的选项更显眼地呈现,但只有四分之一的付费用户选择使用这种更深思熟虑的模式。
这些数据为围绕AI采用的一个更广泛的问题提供了关键见解:为什么只有三分之一使用过聊天机器人的美国人认为它“极其”或“非常有用”(这一比例是AI专家的一半),而五分之一的人认为它“完全没用”(这一比例是专家群体的两倍)?现在答案似乎更清晰了: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有效地利用AI。他们以期望即时、未经提炼的答案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多部分问题,这很像在《价格猜猜看》节目中喊出“通心粉奶酪是什么”或在《危险边缘》节目中喊出“42美元”,而不停下来思考其中的细微差别。
要真正利用生成式AI的力量,用户应充分利用OpenAI为增强其高级模型访问所做的努力。通过启用这些聊天机器人的“思考”能力——同时始终记住它们并非像人类那样真正思考——用户更有可能体验到AI专家已经认识到的变革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