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电路提升机械臂精度,实现复杂运动
机械臂的量子飞跃:量子纠缠有望实现更快、更精准的运动
一个合作的日本研究团队的突破性进展,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机械臂执行复杂操作的方式,预示着工业机器人、手术器械和探测器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移动。芝浦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和富士通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种混合量子-经典方法,该方法显著加速了逆运动学计算,而逆运动学一直是机器人技术中的一个计算瓶颈。
机器人运动的核心挑战在于逆运动学(IK)。与正向运动学不同,正向运动学是根据关节角度预测机械臂的末端位置,而逆运动学则反向工作:它确定每个关节必须采取的精确角度,以便将机器人的“手”(或末端执行器)放置在空间中的目标位置。对于简单的机械臂来说,这很容易管理。然而,现代机器人操纵器通常拥有大量的关节,即“自由度”,这导致任何单一期望位置的潜在关节配置都非常庞大和复杂。经典算法通常采用梯度下降等优化技术,难以应对这种复杂性,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来寻找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复杂的实时运动序列中。这种计算负担限制了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的敏捷性和响应能力。
日本团队创新的“量子扭曲”直接解决了这一挑战。他们设计了一种方法,将机器人的关节映射到纠缠的量子比特(或称量子位)上。通过利用量子纠缠的独特特性(即量子比特之间内在关联),研究人员能够更有效地表示机械臂关节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方法允许系统同时探索多个潜在解决方案,这是量子计算固有的能力。结果是,解决逆运动学问题所需的迭代次数大幅减少,与传统的经典方法甚至非纠缠量子电路相比,关节角度的确定更快、更精确。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展示了一条通向可扩展和高效机器人计算的有前景的道路。
为了验证他们的概念不仅仅是模拟,研究人员在由理化学研究所量子计算研究中心(RIKEN RQC)与富士通合作中心开发的64量子位超导量子计算机上测试了他们的混合算法。尽管承认当前量子硬件固有的噪声,但实验结果令人信服:纠缠量子电路显著降低了总位置误差,在仅仅30次迭代后,其性能比非纠缠对应物提高了43%。在真实量子机器上实现的可行性证明,凸显了量子计算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实际潜力。
这一发展预示着机器人技术进入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在需要高速和高精度的应用中。机器人实时调整运动的能力可以彻底改变先进制造等领域,实现更流畅、更高效的生产线。在医疗保健领域,这可以转化为更精确的机器人辅助手术,从而降低风险并改善患者预后。在地球之外,量子增强型机器人技术可以为行星探索任务提供更具适应性和自主性的系统,或在需要快速、精确移动的灾害响应场景中提供帮助。随着量子硬件的不断成熟和噪声水平的降低,像这样的混合量子-经典方法有望成为机器人工具包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解锁以前被认为遥不可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