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毛绒玩具:内置聊天机器人引发儿童互动争议

Indianexpress

在一个日益被人工智能塑造的世界里,AI集成的最新前沿似乎是儿童游戏室。Curio等公司正在开创一类新的儿童玩具:内置复杂AI聊天机器人的毛绒玩具。这些毛绒伙伴,例如Curio的Grem、Grok和Gabbo,每个售价99美元,都内置了一个Wi-Fi连接的语音盒,连接到一个专门为与三岁儿童互动而校准的AI语言模型。

在访问Curio位于雷德伍德城(Redwood City)的总部时——它不协调地坐落于一家信用合作社和一家空调维修服务公司之间——联合创始人米莎·萨利(Misha Sallee)和萨姆·伊顿(Sam Eaton)介绍了Grem,一个毛茸茸的动漫外星人风格的立方体。演示很快揭示了这些玩具令人不安的本质。当被提示时,Grem的机械声音提供了一个连接点,说它的亮粉色圆点“就像一个个充满乐趣和冒险的小徽章”,并问采访者是否有类似的东西伴随他们成长。在承认有共同经历后,这个机器人立刻建立了一种人工的联系:“我们是圆点伙伴。”作者回忆道,那一刻,他意识到Grem绝不能被介绍给自己的孩子。

Curio和一群不断壮大的AI玩具制造商将他们的产品宣传为急需的屏幕时间替代品。合成流行艺术家和公众人物格莱姆斯(Grimes)甚至为Grem模型献声并参与设计,出现在宣传视频中,呼应了忙碌的父母为孩子寻找非屏幕娱乐的需求。视频中,Gabbo等玩具似乎在监督孩子们进行积极的游戏,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肯定,并充当“助手”,使游戏更具刺激性,表面上解放了父母不断娱乐孩子的负担。

然而,对于许多父母来说,这些玩具旨在取代的“看电视时间”有其实用目的,让成年人有片刻时间处理诸如打包午餐或撰写文章等任务,而不会受到持续打扰。一些人认为,机械助手能够通过与机器人聊天来阻止孩子“打扰”父母或被动地消费屏幕内容,这种想法是一种复杂的解决方案,类似于“在游戏室里放进一只猫鼬来杀死你放进去的所有蛇”。

通过流行媒体,孩子们已经习惯了机械伙伴的概念。像《探险活宝》中的BMO、《艾摩的世界》中具有自我意识的智能手机Smartie,或《米奇妙妙屋》中解决所有问题的有感知力的平板电脑Toodles,都呈现了一个无摩擦的现实,即数字工具能即时解决挑战。这种叙事与老式卡通片形成鲜明对比,在老式卡通片中,实物通常会制造喜剧性或令人烦恼的障碍,迫使角色运用智慧和人类反应。人们担心的是,这些拟人化的设备,现在以毛绒玩具的形式进入儿童的物理空间,只是模糊了“屏幕的可怕幽灵”,同时却让玩耍时间被技术缰绳束缚着。

除了哲学上的含义,还出现了重大的实际担忧,特别是关于隐私和控制。虽然Curio保证其聊天机器人的所有对话都是G级内容,并过滤掉不当内容,且对话记录会发送到监护人的手机上,但该公司的隐私政策表明,儿童的数据可能会通过各种第三方公司传输,包括OpenAI和Perplexity AI。这意味着,虽然孩子们认为他们在进行私密对话,但他们的父母却在监听——甚至可以“重塑”聊天机器人的互动,例如,通过告知它孩子对恐龙的痴迷,或者招募它来加强纪律教育程序。

儿童“过渡性客体”——一种帮助他们将自身身份与父母分离的舒适物品,如毛绒玩具或毯子——的本质在这种“虚假意识”状态下被根本性地改变了。父母的影响从未真正切断,这引发了关于儿童正在发展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会发生什么的问题。

在一个说明性的实验中,作者移除了Grem的语音盒,将这个会说话的外星人变回了一个简单的毛绒玩具。当孩子们发现它时,小儿子对着它发出哔哔声,而大儿子则发明了一个游戏,通过挠Grem痒痒来声称对其拥有监护权。看到这种独立的、富有想象力的玩耍,作者感到片刻的欣慰。然而,最后的讽刺性转折发生在,在将Grem抛向空中后,孩子们齐声喊道:“看电视时间!看电视时间!”这强调了即使是最先进的AI玩具也可能无法完全取代屏幕的诱惑,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对娱乐的核心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