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层如何赋能高级分析,释放数据洞察的强大力量
在围绕由AI驱动的高级数据分析日益高涨的热潮中,一个基础组件却常常被忽视:指标层。这个关键要素是指标被精心定义和管理的地方,它将原始数据信号转化为可操作、有意义的洞察。尽管指标层对于有效的分析越来越重要,但指标创建过程在更广泛的商业智能(BI)框架内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许多企业误解了其核心作用。
指标的核心是将一个概念性的想法转化为可量化和可衡量的东西。指标提供了基本框架,让利益相关者能够跟踪变化、识别模式并评估改进或退化。如果没有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清晰定义的指标,组织就缺乏有效衡量绩效的手段。“指标层”、“指标创建”、“指标存储”、“指标平台”甚至“无头BI”等术语都指的是创建、管理、定义、强制执行和交付这些关键测量值的统一概念。这套最佳实践、功能和工具战略性地位于组织的原始数据源和消费这些数据以提供洞察的应用程序之间。
一个强大的指标层充当组织内所有仪表板、报告和应用程序中所有指标的单一真相来源。它像数据的数据存储库或代码的GitHub一样,精心存储了如何计算每个指标以及评估关键绩效指标(KPIs)所需的特定属性的信息。当用户请求一个指标时,指标层会将此请求转化为精确的SQL查询,执行它,然后返回一致的指标。至关重要的是,它定义了关键指标,阐明了底层数据代表什么(例如,增长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并说明了各种指标如何相互关联。根据Gartner(识别出这一关键用例的先驱)的说法,指标创建“使组织能够连接到数据、准备数据并定义可在整个组织内共享的标准化指标。”Tableau的产品经理Christina Obry对此表示赞同,她解释说:“指标层允许组织标准化其指标及其计算方式。它为组织内所有数据源的所有指标或KPI定义构建了单一真相来源。”
Gartner认为,一个强大的指标层是任何现代BI平台的强制组成部分,并断言没有它,BI解决方案难以提供真正有用的商业智能。今天的企业被海量数据淹没,这些数据通常由大量工具管理,而这些工具又会产生不一致的指标。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指标也可能变得混乱,不同的工具产生相互冲突的测量结果。Pyramid Analytics的CTO兼联合创始人Avi Perez强调:“成熟的组织理解需要一个协议来确保公式计算的一致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对跨部门用户的有用性。它们不会以牺牲单一真相来源为代价来推广自助服务,而是寻求标准化指标的机制。”数据只有转化为可操作的洞察时才产生价值,而这些洞察必须以正确的上下文传递给决策者。指标层促进了通用指标词汇表的创建,赋能每个业务利益相关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缺乏普遍管理的指标层会带来重大风险。考虑一个简单的任务:计算应用程序的“活跃用户”。如果没有集中定义,不同部门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衡量:每周、每月还是每年?用户多久不活跃才不再被视为“活跃”?应如何按地理位置细分他们?这种定义上的差距会导致时间浪费、对数据信任的侵蚀以及普遍的混乱。部门可能会出现偏差,以不同的方式衡量相同的指标,这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可能导致破坏性的错误选择。纠正这些不一致性会成为一场噩梦,因为它们分散在各种数据源、分析工具和自定义查询中,每次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重复使用时都会增殖。Keller Williams Realty International的BI分析师Chris Nguyen警告说,在多个仪表板和BI工具中重复定义业务逻辑以获取指标的效率低下。如果逻辑发生变化,过时或略有偏差的定义风险会增加,可能导致糟糕的决策。集中式指标层通过在一个位置定义和存储指标来解决这个问题,确保整个组织逻辑的一致性。
除了解决对一致性的关键需求外,集中式指标层还提供了许多好处。由于整个组织使用的指标统一,它增强了对数据的信任,同时提高了可能不是数据专家的业务线用户的可访问性。这种集中式方法还增强了公司业务逻辑的可扩展性,缩短了获得洞察的时间,并实现了实时更新。此外,它显著提高了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的能力。正如IT顾问Sean Michael Kerner所强调的,“指标存储为组织提供了一种一致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数据工具和团队之间使用和重用指标定义和计算。”这种透明度允许每个人检查指标定义,进一步增强了信任。
将集中式指标管理与现代数据架构集成,简化了业务需求变化时更新定义的流程,并使这些更新在组织内无缝传播。这既促进了可扩展性,也促进了协作,确保整个组织使用共同的数据“语言”,避免误解。指标存储还设计为与开放API原生集成,允许指标直接呈现在业务用户最需要的流程和应用程序中。底层的无头BI基础设施支持实时和近实时更新,使决策保持相关性和充分知情。此外,指标层对软件工程师来说是一大福音。通过将指标定义转化为代码,它鼓励遵循已建立的最佳实践,例如版本控制、跟踪和“不要重复自己”(DRY)原则,最终提高了效率并减少了冗余工作。
最终,强大的指标创建是连接高级BI解决方案的基本粘合剂。没有这项关键能力,数据将无人问津,指标将在组织内分歧,团队将难以协调,而有价值的洞察即使出现也会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