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 AI PDF:重塑数字文档与用户体验的新纪元

Wired

当Adobe在1993年首次推出便携式文档格式(PDF)时,那确实是一项开创性的创新。这种多功能容器旨在以数字形式复制物理文档的精确外观和功能。虽然这在今天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其影响是深远的。一年后,Adobe发布了免费的Acrobat软件用于阅读PDF,加速了其普及,使得从政府机构到医生办公室的实体都能依赖数字文档,同时又能舒适地感受到其纸质对应物的熟悉感。

马里兰大学英语教授、关于文字处理历史的著作《修订追踪》(Track Changes)的作者马修·柯申鲍姆(Matthew Kirschenbaum)指出了PDF的独特地位。“它不像短信那样是原生的数字格式,也不是电子邮件或网页,”柯申鲍姆解释说,“PDF完全关乎印刷品的文化权威以及从人类语境、职业和动机中产生的文档。”

如今,在其首次亮相三十多年后,Adobe正着手进行一场重大变革,将生成式AI作为PDF体验的一个基本方面。这项AI改造始于去年,当时其Acrobat软件中添加了一个AI助手,旨在回答用户关于文档内容的问题。今天,随着Adobe Acrobat Studio的推出,软件的AI能力进一步飞跃。这项新产品包括“PDF空间”,允许用户上传多个文档并个性化聊天机器人助手如何响应他们的查询。

Adobe产品营销副总裁米奇·亚历山大(Michi Alexander)将此视为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正在重新推出这个品牌,”亚历山大表示,“我们已经存在了32年,但这是自推出以来我们最大的转折点。”

然而,这次发布超越了Adobe本身,它预示着生成式AI日益渗透到日常、必要的软件中,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体验。现在,无论是打开Google Docs、在Instagram上搜索,还是调整iPhone消息设置,遇到大量AI功能已是司空见惯。虽然高级用户可能会接受这些功能,但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由于近期软件发布中生成式AI的泛滥,用户正在经历疲劳。皮尤研究中心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强调,美国成年人对AI可能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影响,担忧远多于兴奋。

尽管Adobe的最新发布与当前行业趋势保持一致,但该公司历史上曾以巩固其技术领导地位的方式突破PDF的界限。PDF协会(一个负责文件格式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的厂商中立组织)的首席执行官达夫·约翰逊(Duff Johnson)回忆了一个典型例子:Adobe在PDF中增加了透明度支持。“Adobe引入这项功能后,整个行业都不得不迅速跟进,”约翰逊指出,苹果和微软等公司随后也将其软件中集成了更多透明度功能。

这次以AI为中心的更新与以往的功能增强真正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再侧重于人类编写、编辑和解析文档的过程,而是转向了生成式AI工具的合成——且通常不可靠——行为。“现在这些非常以人为中心的文档形式中也引入了AI,”柯申鲍姆观察到,并认为这“值得关注”。就像AI时代手写文字的衰落一样,用户与文档的关系正在经历根本性的改变。

“我们是PDF的创造者,”亚历山大坚称,“我们确实将此视为重新定义PDF的机会。”无论用户在几年后回望时,会将Adobe Acrobat Studio的发布视为对软件的本质性重新定义,类似于透明度支持的影响,还是仅仅是众多PDF功能中的一种短暂潮流,这次发布无疑标志着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今年已正式巩固了AI在软件中无处不在的存在,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明确终结——一个应用程序无需遇到多个生成式AI工具即可使用的时代。这个新时代将持续多久,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