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AI转型:iPhone不再是最重要的业务
全球技术格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而富士康的战略转型或许最生动地体现了这一变化。这家长期以来与苹果标志性iPhone生产划等号的台湾制造巨头,其云和网络产品部门(主要由AI服务器驱动)的收入已正式超越其智能消费电子部门。富士康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证实了这一关键时刻,它标志着该公司决定性地进入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定义了其核心身份,并为更广泛的科技行业设定了新轨迹。
近二十年来,富士康的命运与苹果iPhone密不可分。iPhone组装的巨大规模巩固了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电子合同制造商的地位,使苹果能够满足前所未有的全球需求。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日趋成熟,新iPhone的需求增长开始放缓,分析师和富士康领导层都认识到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类别的固有风险。
在2019年上任的董事长刘扬伟的领导下,富士康 embarked on an ambitious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emphasizing investments in emerging sectors such as electric vehicles (EVs), semiconductors, and, crucially, AI servers. This foresight has paid dividends, positioning the company to capitalize on the explosive demand for AI computing power years before the generative AI boom truly took hold.
数据讲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2025年第二季度,富士康的云和网络业务占其总收入的41%,轻松超过消费电子贡献的35%。这与两年前消费电子占公司收入54%的情况相比,是一个戏剧性的逆转。AI服务器市场本身正经历指数级增长,其价值预计在2025年达到2980亿美元,占整个服务器行业价值的70%以上。高端AI服务器的全球出货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63.9万台激增至2025年的132.3万台。富士康的早期和积极押注使其占据了重要份额,目前在通用和AI服务器市场中均拥有近40%的份额。该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AI服务器收入将实现惊人的170%同比增长,该部门全年收入预计将超过1万亿新台币(330亿美元)。此外,据报道AI基础设施的毛利率比传统消费电子高出10-15%,为这一战略转型提供了强大的财务动力。
富士康AI服务器成功的核心是其与AI图形处理单元领导者英伟达(NVIDIA)不断深化的合作。富士康不仅仅是组装;它正在提供关键的基础设施。该公司的子公司——大创新公司(Big Innovation Company)已成为台湾首家英伟达云合作伙伴,在台湾建立了一个“AI工厂”超级计算机,配备1万个英伟达Blackwell GPU,以扩大研究人员和企业的AI计算可用性。除台湾外,富士康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AI服务器制造足迹,计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和墨西哥建设新设施,与英伟达在美国的大量投资计划保持一致。该公司还在振兴其俄亥俄州工厂,生产云和网络产品,包括AI服务器,这是其在美国一项新的合资企业中7.35亿美元投资的一部分,该合资企业专注于数据中心模块和服务器组装。
尽管AI服务器现在占据中心地位,但富士康与苹果的关系仍然重要,尽管在不断演变。富士康仍然是苹果努力将其供应链多元化、摆脱对中国过度依赖的关键合作伙伴,并在印度的新iPhone制造工厂进行了大量投资。例如,富士康在泰米尔纳德邦的工厂正在扩大生产iPhone 17组件并组装旧型号,到2025年,印度组装的新iPhone将超过30%。
富士康的这种转型反映了台湾科技行业更广泛的趋势,即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利用其精密工程专业知识,从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转向新兴的AI、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台湾目前占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的惊人80%,以及AI服务器产量的90%以上,这凸显了其在推动AI革命中的关键作用。随着世界超越“移动优先”范式,富士康对AI服务器的精心布局使其不仅成为合同制造商,更是下一个技术时代的基础架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