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董事长:AI热潮如同互联网泡沫,鱼龙混杂,价值并存

Businessinsider

在一个与互联网早期动荡时期遥相呼应的惊人比较中,OpenAI董事长布雷特·泰勒近日将人工智能的当前状态比作互联网泡沫时期。泰勒承认新兴AI领域中普遍存在“虚假宣传”,但他强调,尽管如此,巨大的“真实价值”仍在被创造,就像互联网泡沫时代尽管有华而不实的失败,但仍从根本上重塑了商业一样。

事实上,当前AI的景象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惊人地相似,其特点是预期飙升、投资巨大,以及各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从真正具有变革性的到纯粹投机的都有。特别是生成式AI的炒作在2023年和2024年进入主流,导致了广泛的普及,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调查显示,消费者和企业对AI工具的整合都急剧增加,公司报告称早期部署带来了成本降低和收入增长等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真实价值”方面,AI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和关键业务运营。诸如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Gemini和字节跳动的豆包等热门AI应用已获得数亿次下载和活跃用户,这表明公众对这些技术有着明确的需求。除了面向消费者的聊天机器人,AI还在彻底改变各个行业。在医疗保健领域,AI应用正在推进疾病检测,辅助药物研发,并实现个性化医疗。金融行业利用AI进行复杂的欺诈检测和预测分析,而零售业则受益于个性化购物体验和AI驱动的虚拟助手。AI还在优化营销内容生成,增强网络安全系统,甚至通过AI原生工具改变软件工程实践。

然而,正如泰勒所言,“虚假宣传”的方面也同样明显。尽管投资巨大——预计科技巨头未来几年将在AI资本支出上投入超过1万亿美元——一些分析师质疑其即时投资回报,指出在某些领域“收效甚微”。快速发展也超越了监管框架,引发了对数据隐私、准确性以及AI输出中潜在偏见和“幻觉”的担忧。高德纳(Gartner)的2025年人工智能炒作周期(Hype Cycl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表明,生成式AI正在进入“幻灭的低谷”,因为组织正面临着过高期望与通常渐进、实验性的实施现实之间的差距。挑战在于如何超越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提供持续、可衡量的价值,解决具体的业务痛点。此外,显著的技能差距依然存在,需要大量投资于员工的再培训和技能提升,以有效利用AI工具。

最终,就像互联网泡沫破裂淘汰了不可持续的企业,同时为互联网巨头铺平了道路一样,当前的AI领域也可能经历类似的成熟过程。焦点正从广泛、即时的转型转向提供真实、可证明价值的实际应用。企业成功的关键将是明智地将AI整合到现有工作流程中,确保这项强大技术是增强人类能力而非简单替代,从而驾驭炒作,发掘持久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