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源需求飙升,消费者电费承压
电力价格在美国过去一年中显著上涨,这一趋势主要归因于支持人工智能(AI)模型而建设的大型数据中心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过去一年中,全国每千瓦时电力的平均成本从16.41美分上涨到17.47美分,涨幅达6.5%。州级数据显示,涨幅更为显著:缅因州上涨了36.3%,康涅狄格州上涨了18.4%,犹他州的价格上涨了15.2%。
这些成本上涨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是科技公司大力投资AI,快速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估计,到2030年,全球AI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可能达到327吉瓦(GW)。作为对比,这个数字约占美国当前电网容量(1280吉瓦)的30%。
现有和拟建数据中心项目的庞大规模已经给国家电网及其运营商带来了巨大压力。在中大西洋地区,因其数据中心高度集中而被常称为“数据中心巷”,最近的容量拍卖后,预计电价将上涨。此次拍卖旨在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价格显著上涨,一份报告将其中约60%的涨幅归因于数据中心。预计最终将有93亿美元的成本转嫁给客户,主要是居民。
除了能源消耗本身的成本,为了满足这些新需求而进行的电网基础设施快速扩张也导致了更高的消费者账单。电网运营商面临着加速建设的巨大压力,而这些开发相关的费用正在转嫁给消费者。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电网连接请求已超过美国电网现有能源容量的两倍。
尽管大型科技公司和数十亿美元的初创企业正在推动这一需求,但所需能源和基础设施的财政负担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落到了普通公民身上。例如,谷歌已承诺对数据中心项目进行大量投资,计划投入250亿美元用于此类计划,尽管据报道该公司已签署协议以在高峰时段限制其能源使用。同样,Meta也正在推进其AI业务的大规模数据中心开发。这些不断升级的能源需求和基础设施成本对消费者造成的更广泛经济影响正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