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AI泡沫:或致美国经济全面崩溃
担忧正在专家中蔓延,即大量涌入人工智能公司的资本可能正在人为地推高整个美国经济,引发与过去经济泡沫的比较。
投资者Paul Kedrosky最近对《华尔街日报》指出,当前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已经超过了二十年前互联网泡沫时期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他认为,这种巨额的人工智能支出可能正在发挥“私营部门刺激计划”的作用,可能会掩盖近期关税的全部影响。
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经济研究主管Neil Dutta进一步强调了这项投资的规模,他透露,今年人工智能的资本支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所有消费者支出的总和。这种前所未有的局面导致一些人警告,如果人工智能行业未能兑现其宏伟承诺,可能会出现比互联网泡沫破裂更严重的经济衰退。
市场目前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炒作热潮,投资者的热情将公司估值推向历史新高。科技记者Brian Merchant在他的时事通讯《机器中的血液》中指出,虽然苹果公司是2018年首个达到1万亿美元估值的公司,但此后已有九家人工智能公司达到或超过了类似的市值。值得注意的是,AI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估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翻了三倍,达到了惊人的4万亿美元。据CNN报道,微软最近也达到了4万亿美元的估值,其Azure云计算业务销售额飙升,并且在一个财政季度内对人工智能的资本支出达到了创纪录的300亿美元。
尽管这些估值飙升,但关于长期投资回报率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AI聊天机器人已广受欢迎,但其运营成本——包括训练、运行和维护——仍然异常高昂,导致AI公司面临巨大的公用事业开支。例如,微软主要通过向其他试图从AI中获利的公司出售计算能力来盈利。这些公司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盈利地扩大其产品规模,尤其是在用户习惯了OpenAI的ChatGPT和Anthropic的Claude等免费增值模式的情况下。如果广泛盈利难以实现,当前的市值结构可能会面临不稳定。
更复杂的是,人工智能领域正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公司提供天价合同来挖角熟练专业人士。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国内,白宫对监管该行业或执行反垄断措施表现出很少的兴趣。这种监管真空意味着国际竞争,特别是来自中国的竞争,可能会带来重大威胁,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正迅速进步。
这项巨额投资的最终去向仍然是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问题。随着美国经济越来越依赖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理解人工智能市场调整的潜在后果——以及确定由此产生的赢家和输家——变得至关重要。关于这种现象是真正的泡沫,还是像华尔街公司花旗最近建议的那样,是一个“长期牛市”的争论仍在继续。风险极高,人工智能公司有责任向股东证明其创新在财务和社会两方面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