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技AI热潮:驾驭炒作周期,把握制胜关键

Crunchbase

法律科技行业目前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浪潮,这主要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变革性能力。鉴于AI的核心优势在于文本处理,而很少有行业像法律一样是文本密集型行业,这种协同效应引发了一场真正的“淘金热”。然而,这种兴奋又被一种明显的不安情绪所冲淡。生成式AI威胁着要自动化那些历史上每小时收费500至1500美元的任务,这引发了人们对长期以来被认为稳固的法律职业未来稳定性和地位的担忧。尽管如此,律师能够以此前无法想象的速度进行起草、审查和研究的承诺——类似于为每位助理配备一个喷气背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这种日益增长的兴趣在投资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仅2024年,全球法律科技初创公司就获得了惊人的22亿美元融资。对于在这个领域创业的创始人来说,这样的市场验证既令人兴奋,有时也令人应接不暇。然而,在那些光鲜亮丽的演示文稿中,往往没有提及的是在炒作周期顶峰时期驾驭市场的独特挑战。

就在几年前,即2019年,销售法律科技解决方案需要客户对这项技术有根本性的理解转变。法律自动化平台Bryter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Grupp回忆说,当时他不得不在向大型保险公司推销之前,在演示文稿中添加一页题为“什么是法律科技?”的幻灯片。这种教育性内容成为一项关键资产,它慢慢地建立了信任,并为持怀疑态度的买家打开了大门。销售周期漫长,通常平均八个月,有时甚至延长到几年,这在当时是行业常态。当解释AI软件在起草文件或更有效地标记合规风险方面比人类同事更具潜力时,合伙人会礼貌地倾听。

快进到2025年,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领先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现在只需一次演示就会购买法律科技产品。“我团队现在一半的工作可以由AI完成”这一曾经的推测性观念,已迅速演变为被普遍接受的共识。法律行业以其根深蒂固的传统和连续性而闻名,却在极短的时间内从询问“什么是AI?”转变为要求“我们昨天就需要AI”。

然而,这种快速采用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AI技术的实用性意味着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个带有用户友好界面的AI驱动解决方案。因此,新的竞争对手每周都在涌现,从老牌的大型律所到像Y Combinator这样的加速器中由三个人组成的灵活团队,他们通常推出惊人相似的产品。市场变成了一片喧嚣,充斥着融资公告、功能发布、战略性招聘和并购交易,每个参与者都在争夺主导地位。

在这种环境下,像Grupp这样经验丰富的创始人强调,忽略普遍存在的“噪音”并坚持不懈地专注于速度至关重要。虽然这在AI时代听起来像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它仍然是成功的根本。建议是拥抱不完美:多说“是”而不是解释,接受不那么理想的客户,应对尴尬的用例,并容忍混乱的实施。在密切关注财务跑道的同时,重点应该放在积极的一年期押注上,而不是精心制定五年计划。正如一位风险投资家直言不讳地指出,随着底层大型语言模型的发展,选择往往是在快速部署和冒着被淘汰的风险之间。

Grupp亲自经历了七年的法律科技周期的低谷和高峰,他观察到他所倡导的行业转型现在已成为头条新闻。最初只是一个新兴的浪潮,需要那张“什么是法律科技?”的幻灯片,如今已演变为一场海啸,从根本上重塑了数百万美元律师事务所的运营方式。

创始人被敦促定期“跳出”来,以避免被炒作的漩涡所吞噬。向那些见证过往科技周期兴衰的值得信赖的顾问寻求建议,并依靠董事会来在各种热门观点的旋风中保持清晰,都是至关重要的策略。最终,重要的是要珍惜抓住如此重要浪潮的独特机会。虽然令人生畏,但全球对您行业的关注意味着通常紧闭的大门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敞开。最持久的建议仍然是,在炒作不可避免地消退的那一天到来时,构建一些真正有影响力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