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芯片协议:中国在AI竞赛中获得巨大优势

Bloomberg

在全球争夺人工智能主导权的激烈竞赛中,一项涉及领先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和超微(AMD)的最新协议,要求其在中国的部分销售额汇回美国,这似乎却在矛盾地助推北京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目标。这一微妙的安排,表面上是对华盛顿的财务让步,但被一些分析师视为对中国而言一项重要的战略利好,为其日益壮大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先进硬件获取途径。

中国战略考量的核心是实现人工智能的自给自足和领导地位,这项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经济增长、国家安全和全球影响力的关键支柱。北京已在研究、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资,以提升其人工智能能力,特别关注大型语言模型和先进计算。然而,一个持续的挑战是获取尖端图形处理器(GPU)和其他高性能AI芯片,这些芯片主要由英伟达和超微等美国公司设计和制造。这些芯片是为复杂的AI算法提供密集训练和部署的计算引擎。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出口管制限制中国获取这些先进技术,旨在减缓北京在可能具有军事应用领域的进展。然而,这项新协议表明方法有所转变,允许英伟达和超微继续向中国市场供货,尽管附带独特的收益分享条款。虽然具体条款尚未披露,但核心含义是中国将持续获得其最需要的组件。正如彭博社观点专栏作家戴夫·李所言,尽管有财务回报流向美国,但这项安排最终仍将促进北京的AI议程。

这一观点的逻辑令人信服:即使在限制条件下,拥有部分最先进芯片的访问权限,也比完全没有访问权限对中国更有利。通过为这些关键组件 확보受监管的渠道,中国科技巨头和研究机构可以继续训练更大、更复杂的AI模型,创新新的应用,并推进其基础研究。这种持续的访问有助于弥合眼前的技术差距,使中国能够保持其发展势头,并减轻立即生产能够与美国制造芯片性能媲美的国内替代品的压力。

然而,这项协议并非没有批评者。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等表达了担忧,认为这样的协议可能为未来的技术出口政策开创“不良先例”。他们担心,即使有收益分享,允许销售也可能无意中削弱美国限制中国技术崛起(尤其是在AI等敏感领域)的更广泛战略。这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复杂的困境:平衡美国公司的经济利益与保持对地缘政治竞争对手技术优势的战略必要性。

最终,该协议突显了全球技术政策的复杂性和往往相互矛盾的性质。尽管旨在获取经济利益并可能维持一定程度的监督,但该协议对中国而言,其主要作用是确保为实现其AI雄心提供必要的关键硬件。在这场高风险的AI竞赛中,持续获取先进芯片可能被证明是最重要的“货币”,为北京在不懈追求技术领导地位的过程中提供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