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机器车”发布:揭示与中国小马智行的隐秘联系

Theverge

今天,一家新公司横空出世,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主张:它已开发出“首款大规模量产、面向消费者的自动驾驶汽车——从零开始专为私人拥有而设计”。这家名为Tensor的公司,自称是位于加州圣何塞的“领先AI代理公司”。然而,尽管其言辞大胆,关于其真实起源或支持这一雄心勃勃事业的实体,公开信息却出人意料地少。

深入挖掘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关联。根据去年4月提交的一份商标申请,Tensor与小马智行(AutoX)有关联,后者是一家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商,在中美两国均有成熟的业务。值得注意的是,Tensor的官方声明中并未提及与小马智行或中国的这种联系。相反,它表示致力于“构建赋能个体消费者的代理产品”,并以Tensor“机器车”作为其旗舰产品。该公司还声称在巴塞罗那、新加坡和迪拜设有办事处。这种战略性的分离强烈暗示,小马智行可能已将其美国团队剥离为Tensor,这或许是为应对政府对中国车载软件日益收紧的限制而采取的策略。Tensor的发言人尚未回应关于其与小马智行关联的询问。

小马智行由普林斯顿大学前教授肖健雄(又名“X教授”)于2016年创立,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圣何塞及其周边地区悄然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肖健雄是3D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专家。尽管小马智行不如其在中美的一些同行那样引人注目,但它已吸引了包括中国东风汽车集团和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内的高调投资者。该公司还在2020年与菲亚特克莱斯勒(现为Stellantis)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中国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2022年,小马智行在旧金山设立了一个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中心,旨在提供商业服务,尽管尚未获得必要的运营许可证。就其已获得的许可证而言,该公司似乎已向加州机动车管理局提交了其更名后的名称,将Tensor列为仅有的六家公司之一,与Waymo和Zoox等行业巨头并列,获准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测试完全无人驾驶车辆。

现在,小马智行似乎正将其重心从自动驾驶出租车转向其所谓的供私人拥有的“机器车”。Tensor声称其车辆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可供个人拥有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并计划从2026年开始在美国、欧洲和中东地区推出。Tensor的首席营销官、前营销公司Monks高管Amy Luca在新闻稿中阐述了该公司的愿景:“当世界发生变化时……您将如何出行?我们正在构建一个个人拥有其专属AGI代理的世界,以增强自由、隐私和自主性。通过Tensor,我们正在推出全球首款个人机器车,开启人工智能定义汽车的时代。这不再是我们所熟知的汽车。它是一个具象化的个人代理,能够移动您。”这种充斥着“AGI代理”等流行语的言论,显然旨在将Tensor与当前围绕通用人工智能和高级聊天机器人的炒作联系起来,或许暗示传统的自动驾驶汽车已是“上个十年”的产物。

Tensor机器车本身似乎是一项技术奇迹,拥有广泛的传感器阵列,专为全面的环境感知而设计。这包括37个摄像头、5个激光雷达、11个毫米波雷达、22个麦克风、10个超声波传感器、3个惯性测量单元(IMU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16个碰撞检测器、8个水位检测器、4个胎压传感器、1个烟雾探测器和三通道5G连接。虽然如此复杂的传感器套件无疑有助于实现先进的自动驾驶能力,但这也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尽管Tensor尚未公布其即将推出的车辆的价格。

其他几家公司也曾表示希望向消费者销售私人拥有的自动驾驶汽车,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公司实现了这一里程碑。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多次承诺将推出该公司“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无人监督”版本,但该功能仍遥不可及。同样,通用汽车也曾表示最终打算销售完全无人驾驶汽车。然而,复杂的财务影响、监管障碍和责任担忧等一系列挑战仍构成巨大阻碍,在任何公司真正开启私人拥有自动驾驶汽车时代之前,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