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AI重心 vs. 中国科技巨头的“外卖大战”:投资者担忧

Bloomberg

在经历了数年严苛的监管审查后,中国领先的科技公司正显现出复苏迹象,这得益于它们雄心勃勃的计划,从先进机器人和智能眼镜,到竞争激烈的平价餐食配送市场,无所不包。然而,在这些巨头重新确立其市场地位之际,它们的战略重点与投资者预期之间出现了明显分歧。投资者们正日益明确地呼吁,应将投资重心放在人工智能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当前的科技公司财报季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展开讨论。在硅谷,从Meta Platforms到谷歌的行业领袖们正积极阐述其战略,以期利用这项颠覆性技术,这被视为未来增长和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中国的叙事则呈现出鲜明对比。在这里,一场争夺快速、低成本食品和商品配送霸主地位的高风险“三方大战”正占据着过多的关注和资源。这场激烈的竞争让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团相互对垒,体现在激进的线上促销和激烈的线下竞争中。

这场不断升级的冲突不仅仅是商业活力复苏的标志;它还带来了重大的财务和监管影响。通过价格战不懈追求市场份额,正在明显压缩整个行业的利润率,直接损害了投资者对这些大型科技公司所期望的盈利能力。这种利润侵蚀正日益成为股东们沮丧的根源,他们认为资金正从人工智能研发等更具战略重要性的领域,被转移到一场看似不可持续的“内卷式”竞争中。

此外,这场外卖大战的白热化性质,可能再次引来北京的审查。中国监管机构历来都表现出干预被认为竞争过度或出现垄断行为的行业的意愿。鉴于近期对科技巨头进行大规模整顿的历史,这场激烈竞争中出现的任何市场扭曲或反竞争行为的迹象,都可能引发新的政府监管,并可能导致罚款或限制性新政策。对于期望稳定和可预测增长的投资者而言,这种在低利润领域重新出现的竞争强度,而非明确转向高增长的人工智能,构成了重要的担忧点。

这种紧张局势凸显了中国科技巨头面临的关键时刻:是优先在传统消费服务领域追求即时但代价高昂的市场主导地位,还是通过将其强大资源投入长期、高潜力的AI领域,从而更紧密地与全球趋势和投资者需求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