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AI犯罪预测:数据与推测取代“先知”

Theregister

英国政府公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新举措,旨在部署人工智能以预判犯罪,此举立即引发了与反乌托邦电影《少数派报告》的比较。虽然科幻电影中依靠心灵感应的“先知”来预见犯罪行为,但这项现实世界的计划旨在利用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帮助警方在犯罪分子作案前将其抓获”。

该项目由科学技术大臣彼得·凯尔正式宣布,将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创建详细的互动犯罪地图。这些地图旨在通过整理和分析来自警方、地方议会和社会服务部门的庞大数据集,识别最可能发生犯罪的区域。这些信息将包括犯罪记录、此前事件发生地点,甚至已知罪犯的行为模式。政府的目标是提升公共安全,特别是针对那些让人们在社区中感到不安全的犯罪,如盗窃、反社会行为、持刀犯罪和暴力犯罪。一个主要目标是在十年内将持刀犯罪以及针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行为减半。

该项目已获得首笔400万英镑的投资,用于预计在2026年4月前完成的原型开发。全面运作的系统计划于2030年部署,成为政府更广泛的5亿英镑研发任务加速计划和“更安全街道任务”的基石。包括社区守望(Neighbourhood Watch)和解决组织(Resolve)在内的支持者赞扬了这项倡议,称其为社区安全的“里程碑时刻”,认为它将使执法部门能够更有效地调配资源,防止受害。凯尔大臣强调,“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可以在许多方面改善我们的生活,包括保障我们的安全”,他将这项技术定位为“让受害者而非破坏者受益,让守法的大多数人而非违法者受益”。

然而,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引发了隐私倡导者和公民自由团体的强烈批评,他们警告这可能导致危险的“全面监控社会”。“老大哥观察”(Big Brother Watch)和“自由”(Liberty)等组织表达了深切担忧,认为此类系统可能通过基于算法预测而非具体不法行为证据来针对个人或区域,从而损害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前“自由”组织主任莎米·查克拉巴蒂女男爵(Baroness Shami Chakrabarti)形容这些由AI主导的警务技术“极具侵入性”,并强调由于缺乏具体立法,它们的部署往往“完全超越法律范畴”。

一个核心且令人深感不安的伦理问题围绕着AI算法可能吸收并放大历史警务数据中固有的社会偏见。批评者认为,这可能导致某些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和经济弱势群体,被不成比例地针对和过度警务。大赦国际在2025年2月发布的一份严厉报告明确指出,预测性警务系统正在英国“加剧种族主义”,形成一个负反馈循环,从而强化了原有的歧视。例如,伦敦都会区警察局的实时面部识别(LFR)技术已经面临种族偏见和错误识别黑人及少数民族个体的指控。

许多AI算法固有的缺乏透明度和问责制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担忧。这些系统决策过程的不透明性侵蚀了公众信任,使得个人甚至法律机构难以理解为何会采取某些行动。这促使人们紧急呼吁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和加强议会监督,以确保道德标准并防止不公平的画像。

事实上,在警务中推广人工智能的范围超出了预测性地图。据报道,司法部正在开发一项“谋杀预测”计划,现已更名为“共享数据以改善风险评估”,旨在利用个人数据识别最有可能犯下凶杀罪的个人。这项计划也被活动人士贴上了“令人毛骨悚然和反乌托邦”的标签,他们担心它对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固有的偏见。同时,人工智能工具也正在推广用于打击性侵团伙,翻译外语和分析数字数据以发现嫌疑人之间的模式,这表明人工智能正在广泛融入执法领域。

尽管政府坚称该技术有利于公共安全,但日益增长的伦理和人权担忧不容忽视。问题依然是,英国能否在不牺牲基本自由和不将系统性偏见嵌入其司法体系核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来预防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