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邻国CEO:AI不会导致裁员,但会改变工作

Businessinsider

在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热门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Duolingo)正以一种细致入微的方式应对人工智能对其员工队伍带来的变革性力量。多邻国首席执行官路易斯·冯·安(Luis von Ahn)公开声明,公司无意因AI整合而裁减全职员工,而是预计他们的职责将发生演变,让每个人都能完成更多工作。冯·安强调,AI是增强人类能力和提高产出质量的工具,而非取代人类元素。他表示:“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一个人能够完成更多工作,而不是减少人员。”

多邻国已着手实施“AI优先”的运营战略,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其运营的各个方面。这包括利用AI进行内容创作、翻译,甚至在招聘和绩效评估等行政流程中也使用AI。冯·安将这一关键转变比作公司在2012年拥抱移动技术,将AI视为下一个创新和竞争的关键平台。他强调,这不仅仅是“生产力提升”,而是一种根本性的“全面运营转变”,需要从零开始重新设计内部系统。

然而,多邻国的前瞻性立场有一个显著的区别:虽然全职员工看似安全,但公司明确表示将“逐步停止使用AI可以处理的外包人员”。这一策略已经产生了影响,由于AI驱动的内容创作进步,多邻国在2024年已将其外包人员减少了约10%。此举虽被框定为效率提升,但并非没有批评者,引发了一些用户和员工对工作保障以及语言学习体验中“人情味”可能减弱的担忧。

多邻国的立场存在于更广泛的行业背景中,AI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激烈辩论和产生实际后果的话题。摩根大通2025年8月的报告指出,AI已在某些行业导致就业岗位流失,部分白领科技行业的就业增长明显放缓,而AI相关领域的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有所上升。其他科技巨头如IBM已用AI取代了数百名人力资源员工,作为更广泛裁员的一部分;先买后付公司Klarna最初因AI投资裁减了40%的员工。有趣的是,Klarna的CEO后来承认这是由于客户不满意和工作质量下降而“过度”了,导致他们重新雇佣了人类员工,这凸显了AI整合的复杂性。

在这些转变中,普华永道2025年全球AI就业晴雨表的研究强调,AI相关工作所需的技能比其他技能的演变速度快66%,拥有AI技能的员工可以获得高达56%的工资溢价。尽管世界经济论坛预测AI可能在2025年消除8500万个工作岗位,但它也预计将创造1.7亿个新机会,这表明劳动力将是重塑而非彻底消除。

尽管多邻国报告称其员工对AI实验充满热情,但2025年4月首次宣布其“AI优先”战略时,仍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反弹,以及对潜在裁员和内容质量下降的担忧。多邻国承认,这种公众反应导致2025年第二季度用户增长低于预期。然而,路易斯·冯·安依然坚定不移,鼓励他的团队拥抱新技术并适应,强调“我们的使命没有改变,但我们用来创造新事物的工具将改变”。随着像多邻国这样的公司不断突破AI整合的界限,人类才能与人工智能之间不断演变的关系将继续重新定义工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