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效应:欧洲AI与防务科技“狂飙”之路
欧洲正迅速重新调整其技术和安全格局,以应对不断演变的全球秩序中日益增长的战略自主需求。对潜在的第二届特朗普政府的预期——其“美国优先”的立场和对传统联盟的质疑——正在促使欧洲大陆加速追求人工智能主权,并增强其国防技术能力。这一转变标志着深刻的重新定位,欧洲国家正在加倍投资本土创新,以减少对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的依赖。
欧洲的国防部门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投资和创新浪潮。地缘政治的紧迫性,主要由持续的冲突和更广泛的不安全感所推动,促使军事开支大幅增加。北约-欧盟双重成员国预计到2025年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提高到2.04%,较往年显著上升。欧洲委员会的欧洲防务基金(EDF)等举措进一步放大了这一势头,该基金到2027年将向研发投入88亿欧元,同时“2030年准备就绪”一揽子计划已释放1500亿欧元流动资金。重点明确:建立一个强大、独立的国防工业基础。初创企业正处于这一转型的最前沿,2024年欧洲人工智能防务公司筹集了52亿美元,两年内增长了30%。像德国Helsing(估值50亿欧元)这样的公司正在迅速扩大人工智能无人机和经过战场验证的技术,而总部位于慕尼黑的Quantum Systems则在2025年5月凭借其经过战场验证的无人机实现了独角兽地位。这个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旨在减少欧洲长期以来对美国国防进口的依赖,开创一个自给自足的新时代。
与国防推动并行,欧洲正加紧努力实现“主权人工智能”。这一雄心旨在在该区域内开发和管理人工智能系统,确保数据隐私、透明度并符合当地法律,从而减少对非欧盟科技巨头的依赖。欧洲委员会于2025年4月公布的“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概述了人工智能领导力的全面战略。该计划的关键是雄心勃勃的项目,如“人工智能工厂”和“人工智能巨型工厂”——旨在训练先进人工智能模型的超级计算设施,后者由一个价值约200亿欧元的庞大公私合营财团提供支持。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于2024年8月1日开始分阶段实施,并将于2027年8月全面适用,它建立了一个协调的监管框架,旨在培养信任并为创新提供法律确定性。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在内的欧洲领导人已明确倡导这一数字自主的努力。尽管美国超大规模企业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仍超过欧洲,但欧洲正在培育自己的佼佼者,例如法国初创公司Mistral AI,它正在战略性地定位自己于安全、低延迟的国防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并与英伟达合作建设关键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特朗普2.0”总统任期的幽灵是这些欧洲努力的重要催化剂。美国感知到的监管不稳定,加上更强的保护主义立场和对北约基本原则的质疑,加深了欧洲对依赖美国技术和安全保障的担忧。第二届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的“敌对立场”加剧了对数据主权和过度依赖美国云服务的现有焦虑。此外,美国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投资计划(如特朗普提议的5000亿美元“星门计划”)在欧洲被视为投资差距的严峻提醒,进一步凸显了自力更生的紧迫性。尽管一些美国科技公司可能试图利用特朗普总统任期来影响欧盟法规,但欧洲政策制定者仍坚定不移,他们认识到这种策略可能会无意中加速全球减少对美国技术依赖的努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这种地缘政治背景正迫使欧洲不仅要提升自身能力,还要吸引顶尖研究人员和人才,加强其研发和创新生态系统,从而描绘一个更独立的技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