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AI新规:工人保护能否成为欧洲竞争优势?

Thenextweb

欧洲正在人工智能发展领域开辟一条独特的道路,优先重视健全的监管框架和对劳动者的保护,这与美国普遍奉行的自由放任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项战略建立在《数据保护法》和GDPR等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并由近期颁布的《人工智能法案》进一步巩固,旨在使人工智能的采用与当地劳动法和工会利益相契合。

欧洲大陆极易受到人工智能对就业转型影响。国际劳工组织(ILO)和波兰国家研究所以(NASK)的一项联合研究指出,欧洲与亚洲一样,是受人工智能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远远超过美洲。全球估计有四分之一的工作面临人工智能驱动的转型风险,对于欧洲——一个已经面临熟练工人短缺的地区——其影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现在判断人工智能浪潮将把我们带向何方还为时过早,”欧洲科技公司 Connecting Software 首席运营官亚当·毛雷尔(Adam Maurer)评论道。他指出,尽管人工智能承诺带来令人兴奋的能力,但其全面影响仍有待观察。近年来,大型科技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裁员,通常以收入担忧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许多初级到中级职能为由。虽然其中一些人工智能驱动的劳动力削减针对的是表现不佳者,但另一些则被证明有问题。例如,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 曾因整合人工智能而裁员700人,但后来又重新雇用人类员工,其首席执行官承认此举是一个“错误”。

毛雷尔认为,尽管人工智能无疑会取代一些工作,但它将同时提升其他工作的价值。在欧洲,劳动法和法规有望显著塑造这一演变,许多科技领袖乐观地认为,它们可以促进一个对员工和企业都有益的人工智能未来。

关于监管的行政对话

高管们关于人工智能监管的辩论是微妙的。毛雷尔担心,对工作岗位流失的过度监管可能会扼杀增长,并阻碍初创企业在欧盟建立。然而,并非所有商业领袖都同意。乌克兰软件公司 MacPaw 人工智能负责人沃洛德米尔·库比茨基(Volodymyr Kubytskyi)认为,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人工智能,而是因为人工智能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工作流程。他强调领导者需要重新设计工作,而不是将人工智能仅仅视为一个速赢或成本节约工具。

库比茨基承认《人工智能法案》在为行业建立基线方面的必要性,但也指出了其在解决潜在就业中断方面的明显差距。他建议需要更新,尽管他认为近期不太可能。英国合规公司 ComplyControl 的创始人罗曼·埃洛什维利(Roman Eloshvili)也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人工智能法案》虽然解决了安全、透明度和伦理问题,但在社会经济影响方面,特别是在就业方面,仍有不足。他预计未来的修正案将强制要求雇主主导的技能提升和对失业工人的保护。

相反,iVerify 贝尔法斯特工程团队负责人克里斯·琼斯(Kris Jones)认为,现在修改《人工智能法案》还为时过早。他坚称,其基于风险的框架已在保护基本权利和促进创新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琼斯还强调了成员国之间流传的其他政策想法,例如“AI代币税”。这个概念也得到了 Anthropic 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代伊(Dario Amodei)的倡导,提议对产生收入的人工智能使用征税,然后将收入通过再培训项目或对受影响行业的支持进行再分配。阿莫代伊指出,此类措施可以在不阻碍创新的情况下缓冲就业冲击。

驾驭劳资关系

欧洲劳工和工会,在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就业流失讨论中经常被忽视,但他们明确表达了担忧。在2025年2月巴黎人工智能峰会召开之前,代表超过4500万欧洲工人的欧洲工会联合会(ETUC)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警告称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被少数科技巨头垄断,其对工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可能会被抵消。同样,英国工会如 Accord 和 Unite 也呼吁制定法规以保护工人免受人工智能的影响,倡导再培训项目、企业透明度义务以及强制性工会协商,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招聘和解雇,以及保护创意专业人士的知识产权方面。

科技公司预计在欧洲驾驭这些健全的劳动法和活跃的工会时将面临挑战。ComplyControl 的埃洛什维利证实了这一点,他指出欧洲的工人保护既是人工智能整合的保障,也是其挑战。他预计,随着自动化威胁到工作岗位,工会将要求透明度和工人参与,并警告说,试图在没有对话的情况下强加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公司将面临冲突。然而,他认为这不是一场零和博弈;合作,例如联合技能提升计划,可以将人工智能转化为改善工作条件的工具。

MacPaw 的库比茨基同意工会的抵制是可以理解的。他强调了清晰度、结构和沟通的关键作用。他表示:“如果你在不让人们参与的情况下将新的[人工智能]代理融入现有工作流程,你就会遭到抵制,而且理由充分。”他强调需要向团队展示人工智能的目的、其保障措施及其益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咨询公司 Dataco 首席执行官豪尔赫·列托(Jorge Rieto)对此表示赞同,他强调有效的 AI 部署是战略性的,需要仔细分析哪些任务最适合人工智能分担。

以“欧洲方式”发展人工智能

iVerify 的克里斯·琼斯认为,欧洲严格的法规、强大的工会和强有力的工人权利不一定是障碍,事实上可能是有利的。他建议,通过在每个产品周期中嵌入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实践——包括偏见检查、可解释性和人工监督——公司可以将《人工智能法案》从单纯的合规障碍转化为市场差异化因素。

欧洲在全球人工智能格局中面临激烈的竞争,落后于美国(美国约占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的一半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资金的80%)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新兴的科技中心。Ness Digital Engineering 首席执行官马赫什·拉贾(Mahesh Raja)指出,欧洲缺乏可比的投资正在损害企业,53%的中小企业发现人工智能实施成本高于预期,并且正在努力应对传统的IT基础设施。

然而,欧洲严格的监管环境可能成为信任和数据隐私至关重要的行业(如银行和医疗保健)的“高端品牌”。琼斯认为欧洲不应简单模仿硅谷。相反,欧洲大陆应该利用其独特的优势:人均STEM博士毕业生数量众多、对隐私优先和安全人工智能的承诺已通过法规巩固、道德治理、深厚的行业知识以及跨境人才输送渠道。

琼斯总结道:“总的来说,欧洲应该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增强和技能建设,否则我们将进一步落后。但要以欧洲的方式去做,利用我们的道德治理、深厚的行业知识和跨境人才输送渠道,而不是全盘照搬硅谷的闪电战和破坏文化。”通过拥抱其独特的价值观,欧洲旨在将工人保护和健全的监管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培育一个人性化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