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周报:达美航空AI定价引争议,保险业AI市场爆发,欧盟AI法案生效,中国力推人形机器人

Theaiinsider

人工智能领域正在迅速发展,从航空公司定价到保险和机器人技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本周的亮点强调了AI日益融入日常运营,以及伴随这一技术转变而来的监管和伦理考量。

达美航空的AI定价策略受到审视

达美航空公司因扩大使用人工智能来设定机票价格而成为头条新闻,目标是到2025年底将AI驱动的动态定价应用于其20%的国内航班,高于目前的3%。此举是行业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预计到2025年,73%的航空公司将实施AI驱动的定价模型。这些AI系统分析需求、竞争对手活动和历史预订模式的实时数据,以动态调整票价。

然而,达美航空的做法引来了美国立法者和消费者权益倡导者的批评,他们对潜在的价格歧视和个人数据的使用表示担忧。参议员鲁本·加列戈、马克·华纳和理查德·布卢门撒尔致函达美航空,质疑该航空公司是否会利用AI根据个人数据设定个性化价格,这可能导致根据消费者“痛点”提高票价。达美航空回应称,其机票价格“受市场动态和激烈竞争支配”,并且不使用个人数据来设定个性化价格。该航空公司澄清,其与Fetcherr合作开发的基于AI的收益管理技术旨在通过简化流程、加速分析和提高定价调整的市场响应时间来协助分析师。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交通部(DOT)预计将于2025年发布AI定价指南,达美航空对客户终身价值指标的使用可能会受到审查。

AI保险市场蓬勃发展

保险行业内的人工智能市场正在经历指数级增长,预计将从2024年的77.1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02.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33.3%。这一增长由多种因素驱动,包括保险数据爆炸式增长、对增强风险评估和承保的需求、改进欺诈检测和预防,以及对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的关注。预计到2025年,40%的保险公司将聘用AI作为功能性队友,协助索赔管理、欺诈检测、承保、保单续订和客户服务。保险公司正日益加大对AI的投资,其中89%的预算 earmark 用于生成式AI,预计这将实现超个性化体验,根据个人客户偏好定制互动、保单管理和索赔流程。尽管AI带来了显著益处,但由于潜在风险,包括某些领域的就业岗位流失和整合新技术的挑战,该行业也保持谨慎。

欧盟AI法案分阶段实施生效

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已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正分阶段实施。截至2025年8月2日,通用人工智能(GPAI)模型提供者的治理义务已开始适用。这意味着GPAI模型,即使那些被认为风险低于高风险系统的模型,也必须遵守各种合规要求,包括提供技术文档、实施版权法合规政策以及提供详细的训练数据集信息。欧盟委员会的AI办公室正在制定《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以提供进一步指导。该法案的全面应用,特别是针对“高风险AI系统”,定于2026年8月2日。

中国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创公司频繁涌现,几乎占亚洲人形机器人资金的60%。最近的发展凸显了中国人形机器人先进的能力。AiMOGA机器人公司最近发布了其人形机器人Mornine,它能够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自主打开车门,展示了从模拟到现实世界服务的转变。该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展示了自主能力上的重大飞跃。此外,中国初创公司Robotera推出了L7人形机器人,其冲刺速度可达每小时9英里,使其成为迄今为止最快的人形机器人,并展示了执行复杂任务的卓越灵巧性和力量。上海电气还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首次展示了其工业人形机器人“SUYUAN”,该机器人专为复杂的工业环境设计,拥有38个自由度,并具备强大的设备端计算能力,可实现精确操作和动态运动。预计到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达到82.39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市场的50%,随着领先企业加速大规模生产,价格竞争也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