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坚决反对AI芯片中的“自毁开关”和“后门”

Techrepublic

在全球科技格局中,一项重要进展是:据报道,英伟达(NVIDIA)已明确表态,反对在其人工智能(AI)芯片中包含“自毁开关”和“后门”。这一声明发布之际,美国和中国当局正加大审查力度,深入调查利润丰厚且具有战略重要性的AI芯片业务,而英伟达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英伟达的声明直接回应了日益增长的担忧,尤其是来自中国政府的担忧,即外国制造的AI硬件可能存在隐藏的漏洞。中国监管机构最近召见了英伟达官员,讨论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 AI芯片相关的“严重安全问题”。据称,有美国AI专家提出指控,暗示这些芯片可能包含先进的监控功能,包括远程追踪、位置识别,甚至远程关闭设备的能力。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CAC)要求英伟达提供全面解释,以证明其芯片不构成安全威胁。

中方的调查恰逢美国立法者和白宫提出的提案,要求对从美国出口的先进AI芯片强制执行位置验证和远程控制功能,旨在防止其被转移到受限制的国家。尽管这些提案尚未成为正式规则,但它们突显出一种新兴趋势:国家安全担忧正日益塑造全球科技贸易政策。

英伟达作为硅谷巨头,在AI加速器市场占据约70%至95%的市场份额,正身处复杂的地缘政治雷区。该公司的GPU,如H100和H200型号,是行业标准,为全球绝大多数AI工作负载和大型语言模型提供动力。然而,这种主导地位使英伟达直接置于美中科技竞争的焦点,AI芯片供应链被视为关键的战场。

针对这些指控和提案,英伟达已发出强烈否认,明确表示其芯片不包含后门或自毁开关,也不包含间谍软件。英伟达首席安全官大卫·雷伯(David Reber)在一篇博客文章中阐明,嵌入此类功能将是“送给黑客和敌对行为者的礼物”,最终会破坏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并损害对美国技术的信任。他强调,产品安全必须遵守严格的内部测试、独立验证和符合全球安全标准,并区分了可选的用户控制软件功能(如“查找我的手机”)与硬编码、不可更改的后门。雷伯还提到了1993年美国政府“Clipper Chip”项目历史上的失败,该项目旨在为情报机构提供后门,但最终因安全风险和缺乏信任而失败。

华盛顿和北京持续的审查凸显了先进AI能力的双重用途性质,它们既能推动经济增长,但如果被滥用于网络攻击、生物武器设计或大规模监控,也可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美国已稳步收紧对中国先进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的出口限制,最近的行动包括指控两名中国公民非法出口英伟达H100芯片,并将中国实体列入其“实体清单”。反之,中国正大力投资本土AI半导体生产,以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英伟达的坚定立场反映了领先半导体公司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它们被夹在相互竞争的国家安全利益和维持全球市场准入的需求之间。公司致力于设计具有“深度防御”且无意图漏洞的芯片,这对于维护其产品的信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AI芯片市场持续快速扩张,预计到2030年估值将达到4000亿美元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