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CEO谭力步被迫转型说客,以赢取特朗普支持
美国科技巨头的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企业领导者发现自己日益需要应对来自政府最高层的直接政治压力。英特尔首席执行官谭力步(Lip-Bu Tan)现在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据报道他被迫直接参与游说活动,以争取曾要求他辞职的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支持。这一事态发展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其中企业战略与政治安抚之间的传统界限正在模糊,特别是对于处于关键技术前沿的公司而言。
据报道,谭力步所承受的压力源于政府对国家安全和国内制造业的关注,总统公开要求他辞职,这表明对英特尔在这些优先事项上的立场明显不满。这种强烈的公众审查将谭力步推向了一个更公开的政治角色,超越了传统的企业倡导,转变为旨在修补关系并为英特尔的运营和战略目标争取重要政府支持的直接接触。总统如此直接干预一家美国主要企业的领导层,实属罕见,并为科技公司在当前政治气候下如何运作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先例。
英特尔的这一情况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政府对科技行业施加影响的更广泛模式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利润丰厚且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中国市场。据报道,英伟达(Nvidia)和AMD,另外两家美国领先的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已同意一项非同寻常的条件,以确保其销往中国的产品获得出口许可证。据熟悉该安排的消息人士透露,这些公司现在必须将这些特定销售额的15%直接汇给特朗普政府。这种前所未有的“收入分成”实际上是应对复杂的美国出口管制网络并维持进入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科技市场之一的代价。
征收15%的收入分成引入了一种新颖且可能引起争议的政府与私营企业互动机制。它引发了关于这笔费用性质的重大问题——它是否是一种非传统的税收、一种惩罚措施,还是政府在私营企业中的直接经济利益。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种征费可能会影响美国芯片制造商与国际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可能提高中国买家的成本,或侵蚀美国公司的利润率。从法律和道德角度来看,它模糊了监管监督与政府直接经济利益之间的界限,树立了一个可能在其他被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中复制的先例。
对于更广泛的科技行业而言,这些发展预示着一场深刻的转变。企业领导者不能再仅仅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创新;他们必须越来越多地考虑来自华盛顿的直接政治压力和潜在的财务要求。主要企业的自主权,曾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理所当然,现在似乎受制于政治领导层的意愿,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和国家安全问题上。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政府直接干预企业治理和财务模式的意愿表明,未来科技巨头可能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受制于政治指令,这从根本上重塑了它们的全球战略和运营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