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3万亿美元数据中心热潮:谁在资助未来?

Ft

全球范围内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架构的竞赛,已点燃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并提出了一个关键的3万亿美元问题:谁将承担为AI革命提供动力的巨大成本?尽管科技巨头最初主导了这项大规模的工程,但私募资本现在正积极加入战局,渴望从这场新的数字淘金热中获取回报。

投资规模令人震惊。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飙升了惊人的51%,达到455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超过30%,可能接近6000亿美元。这种指数级增长主要由生成式AI模型永不满足的需求和云计算的更广泛扩张所驱动。到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容量估计有33%将专门用于AI应用,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飙升至70%。分析师预测,仅2025年,全球约有10吉瓦的新数据中心容量将破土动工,这代表着约1700亿美元的资产价值,需要立即融资。

毫无疑问,科技巨头仍处于这场建设浪潮的最前沿。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谷歌、Meta和微软等超大规模服务商继续向AI基础设施投入巨额资源,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中心资本投资中,它们合计占44%。仅微软就计划到2025年向AI数据中心投资800亿美元,而亚马逊已拨出860亿美元用于扩展其AI基础设施。Meta也正在争取大量融资,包括最近为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新数据中心项目获得的290亿美元资金包。

然而,庞大的资本需求和数据中心资产被认为的长期稳定性吸引了各种各样的私募资本。私募股权(PE)公司、基础设施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SWF)正越来越多地将数据中心视为投资的“长期避风港”,即使在经济不确定性之中也是如此。2024年,全球私募股权支持的数据中心并购交易额达到181.5亿加元,创下至少五年来的最高总额。主要的私募资本参与者正在建立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例如KKR和Energy Capital Partners的5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以及黑石集团在QTS Realty Trust、Digital Realty和AirTrunk等数据中心运营商方面的大量投资组合,同时还支持CoreWeave等专业AI芯片所有者。黑石集团旗下的全球基础设施合作伙伴(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也与科技巨头微软、英伟达和xAI共同推出了一个300亿美元的全球AI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为所有超大规模服务商建设数据中心。来自阿联酋(Mubadala、ADIA、ADQ的Zero Two)和新加坡(GIC)的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公司(CPP Investments),正积极向北美、亚太和欧洲的数据中心项目投入数十亿美元,凸显了这波投资的全球性。

然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并非没有重大障碍。最紧迫的挑战是AI数据中心巨大的能源需求。特别是生成式AI模型在训练和处理过程中消耗的电力呈指数级增长,一些估计表明,到2030年数据中心可能占全球总能源需求的21%。这种激增的需求已经使现有电网紧张,并导致各地消费者电费上涨。除了电力,管理高密度AI硬件产生的巨大热量也至关重要,这使得先进的液体冷却解决方案变得越来越必不可少,其效率比传统空气冷却高3000倍。供应链瓶颈,特别是关键基础设施组件的瓶颈,以及漫长的输电延迟(在某些地区可能长达四年),进一步使快速建设复杂化。应对这些挑战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创新的工程解决方案,从整合可再生能源和探索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到开发能够处理AI集群内部大规模“东西向”数据流量的新网络架构。

最终,3万亿美元的AI建设热潮标志着全球资本正向支撑人工智能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进行根本性转向。随着科技巨头和日益壮大的私人投资者大举押注这一基础层,问题不再是基础设施“是否”会建成,而是这些巨额投资将“如何”克服重大的能源和物流挑战,为下一波技术创新提供动力。